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承制
秉承皇帝旨意。有时并非出自帝命,而成为一种假藉的名义或政治待遇。两晋南北朝或后世权臣多有此种名义,以此得自行处置政务、任免官吏,虽称“承制行事”,但不为取得皇帝同意。
承制学士
宫名。元置,属奎章阁学士院。秩正三品,员额二人,掌御前承应之事。
内殿承制
官名。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置,为武臣阶官,七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定为正八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名,改为敦武郎。宋初武臣本官阶。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置,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易以武阶官之名, 称敦武郎。
内殿承制
官名。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置,为武臣阶官,七品。元丰改制,定为正八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名,改为敦武郎。
承制
秉承皇帝旨意。有时非出自帝命,为一种假藉的名义或政治待遇。两晋、南北朝或后世权臣多有此种名义,以此得自行处置政务、任免官吏,虽称“承制行事”,但不必取得皇帝同意。
幼子继承制
幼子继承制的词语属性 拼音yu z j chng zh拼音字母you zi ji cheng zhi拼音首字母yzjcz 幼子继承制的百科含义 【幼子继承制】景颇族家庭制度。景颇族盛行幼子继承习俗,即由幼子守老家,继承父母财产的大部份。景颇族家庭中较长的儿子结婚后,通常都离开老家另立门户。有的在
承制
承制的词语属性 拼音chng zh拼音字母cheng zhi拼音首字母cz 承制的词语解释承制[ chng zh ] 1.谓秉承皇帝旨意而便宜行事。 2.称开府承制之官。 承制的详细含义 谓秉承皇帝旨意而便宜行事。《后汉书吴汉传》:“鸿召见汉,甚悦之,遂承制拜为安乐令。”《晋书宣帝纪》:“申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