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戍卒
秦汉士兵名。见“正卒”。
桂林戍卒兵变
唐咸通九年(868)七月,驻守桂林(今属广西)的徐州、泗州兵士八百人,因久戍不得归乡,由许佶等发难,杀都将王仲甫,推粮料判官庞勋为主北归。十月,攻下宿州(今属安徽),当地农民纷纷参加,由兵变转为两淮地区农民起义。详“庞勋”。
戍卒令
汉代关于征调戍卒轮换守边的法令。高后五年(前183),“令戍卒岁更”。即一年轮换一次。文帝时晁错上疏提出:“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耕且戍。”为文帝所采纳,于十三年(前167)废除戍卒令,改行募民实边。
戍卒
守边士兵。先秦已有之,《墨子号令》:“城中戍卒,其邑或以下寇,谨备之,数录其署。”秦汉时指被征发至边塞戍边服役的兵士。戍卒主要由服兵役的农民充任,服役法定时间为一年,遇有特殊情况则延长。此外又曾征发罪犯、赘婿、贾人、闾左等去边郡戍守。东汉建武二十二年(46)诏
《戍卒輓辂》来历意思解释
《史记.刘敬传》:“刘敬者,齐人也。……娄敬(因赐姓刘氏,故称刘敬)脱輓辂,衣其羊裘,见齐人虞将军曰:‘臣愿见上言便事。’……”西汉齐人娄敬,初戍陇西,过雒阳,见高帝。他本是一个拉车的戍卒,因建议入关中建都咸阳有功,赐姓刘,封关内侯。后因用为咏出身卑贱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