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意思
《庄舄泪》来历意思解释
同“庄舄哀”。清 钱谦益《丁家水亭再别栎园》诗:“鼓角三更庄舄泪,残棋半局鲁阳戈。”
《庄舄哀》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庄舄越吟”。喻指思故国的哀愁。明 徐祯卿《送友人还吴》诗:“坐下杨朱泪,吟为庄舄哀。”
《庄樗》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樗栎”。喻无用之材。因该典源自《庄子》,故称。宋 杨亿《受诏修书述怀感事》诗:“虚名同郑璞,散质类庄樗。”
《庄梦》来历意思解释
同“庄周蝶”。南唐 李中《暮春吟怀寄姚端先辈》诗:“庄梦断时灯欲烬,蜀魂啼处酒初醒。”明 瞿式耜《庚辰岁二日牧师枉示除夕元旦次韵辄得十首》之九:“未能齐物寻庄梦,聊觅忘怀共葛天。”
《食三斗葱》来历意思解释
《旧唐书.屈突通传》:“时人语曰:‘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屈突通为官刚严,人皆忌惮,故宁服食三斗辛味之葱,不愿遭遇屈突通。后用为咏忍受辛辣之苦的典故。宋.陈与义《别岳州》:“朝食三斗葱,暮饮三斗醋。宁受此酸辛,莫行岁晚路。”诗人以葱味之辛、醋味之酸作
《而母婢也》来历意思解释
而:同“汝”,你。婢( ㄅㄧ b ):女奴。 你的妈妈是奴婢。 古代骂人的话。语出《战国策.赵策三》;“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鲁迅《坟.论“他妈的”》:“经史上所见骂人的话,无非是‘役夫’、‘奴’、‘死公’;较厉害的,有‘老狗’、‘貉子’;更厉害,
《狂嫖滥赌》来历意思解释
指沉溺于嫖妓赌博。《恨悔》第一回:“〔陈伯和〕跑到上海,狂嫖滥赌抽大烟,生病死去。”鲁迅《热风.随感录六十二》:“有钱的便狂嫖滥赌,没钱的便喝几十碗酒。”并列 沉溺于宿娼、赌博。鲁迅《热风恨恨而死》:“有钱的便~,没钱的便喝几十碗酒。”△贬义。多用于指人物
《宋株聊守》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仕途淡泊,安于现状。唐杜牧《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诗: “宋株聊自守,鲁酒怕旁围。” 参见:○守株待兔
《鸩鸟媒》来历意思解释
《楚辞》战国楚.屈原《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娥之佚女。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战国楚.屈原在《离骚》中,曾以请鸩向有娀美女作媒而鸩从中作梗为喻,说明自己被靳尚、令尹子兰等奸佞向楚王进谗言陷害。后因用为典实。唐.李商隐《中元作》:“有娀未抵瀛洲
《陶令秫》来历意思解释
《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为彭泽令时,“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后因以“陶令秫”指酿酒的高粱。清 厉鹗《东城杂记.陈高士贞倩》:“有《采菽堂诗集》……《放言》云:‘无家可种故侯瓜,何地容栽陶令秫?’”
《伏而咶天,引足救经》来历意思解释
咶:通“舐”。舔。引:拉。经:上吊自杀。趴在地上用舌头舔天,拉着上吊人的脚进行解救。比喻行为与目的相背离,绝不可能达到目的。语本《荀子.仲尼》:“志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辟之是犹伏而咶天,救经而引其足也。”经,上吊自杀。趴在地上舔
《企足矫首》来历意思解释
企足:踮脚站着。矫:通“翘”,举起。踮起脚后跟,抬起头。形容盼望、等待之殷切。宋.吕祖谦《东莱博议》卷四:“巍然被衮,号称天子,顾乃企足矫首待晋之予夺以为轻重,何其衰也。”并列 矫,通“翘”。踮起脚跟,抬起头部。比喻盼望、等待之殷切。宋吕祖谦《东莱博议》4:
《企者不立》来历意思解释
企:踮脚。踮脚而立的人难以久站。比喻不脚踏实地工作的人站不住脚。《老子.道经》:“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水阔山高》来历意思解释
谓隔着高山大河,不得相通。《群音类选.山坡里羊.闺怨》:“音书谁送,知隔着关山几重,见如今水阔山高,促急里怎觅鳞鸿。”并列 指隔着大河高山,形容不得相通。《群音类选〈清腔类山坡里羊一套〉》:“音书谁送,知隔着关山几重,见如今~,促急里怎觅鳞鸿。”△多用于描
《野有饿莩》来历意思解释
《孟子•梁惠王上》:“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拘神遣将》来历意思解释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四回:“芳官竟是个狐狸精变的,就是会拘神遣将的符咒也没有这么快。”
《歌骊驹》来历意思解释
《汉书.王式传》:“〔式〕既至,止舍中,会诸大夫博士,共持酒肉劳式,皆注意高仰之。博士江公世为《鲁诗》宗,至江公著《孝经说》,心嫉式,谓歌吹诸生曰:‘歌《骊驹》。’式曰:‘闻之于师:客歌《骊驹》,主人歌《客毋庸归》。今日诸君为主人,日尚早,未可也。’江翁曰
《子猷竹》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子猷惜此君”。雅称竹。宋 吴潜《满江红.和吕居仁侍郎东里先生韵》词:“且休
《浣纱女》来历意思解释
南朝.宋.孔灵符(旧题晋.孔烨)《会稽记》:“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先教习于土城山,山边有石,云是西施浣纱石。”(据《太平御览》卷四十七引)据说西施是诸暨县罗山的一位农村洗衣服的女子,因她美貌出众,又为越国灭吴立下功勋,方传名千古。
《济江篇》来历意思解释
《文选》卷二十五南朝.宋.谢灵运《酬从弟惠连》:“倾想迟佳音,果枉济江篇。”南朝.宋.谢灵运与谢惠连酬答诗中有:“果枉济江篇”之语。后遂用为酬答之作,亦泛指诗作。唐.高适《秦中送李九赴城》:“归来莫忘此,兼示济江篇。”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