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羊角祠与荆门忠义
“羊角祠”是根据春秋战国时期,名士羊角哀与左伯桃在荆门草场发生的忠义故事而建,唐、宋、明、清文人墨客为其吟诗作赋,赞美羊、左二人忠义品格的诗句不计其数。 春秋战国时期,位于郢都之侧的荆门草场是楚国人驯养战马、从事马草交易之地,这里农业和手工业发达,人口稠密
忠义堡恩仇
残阳下,如意客栈的门前来了两个人,一位是年轻的后生,另一位是中年壮汉。伙计见状,忙上前招呼:“两位客官辛苦啦,快往里请!” 后生取出一块奇形玉佩,说:“我来此寻访一位故人,这玉佩便是我们相约的信物,烦请你将他找来。” 伙计惊道:“您就是仇松老爷的贵客啊,他已
忠义校尉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中孙权置。是仪自骑都尉迁此,专典机密。见《三国志是仪传》。官名,东汉末年孙权置,掌机密。领兵从征伐。《三国志吴书是仪传》:“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到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从讨羽
忠义都尉
官名。三国魏置。高贵乡公甘露二年(257),因玄菟郡高显县民王简负担被反叛吏民所杀的县长郑熙之丧至州,特下诏拜简为之。见《三国志三少帝纪》。官名,三国魏置,领郡兵,主治安、除奸猾,防盗贼。《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高贵乡公髦》:“(甘露二年)夏四月癸卯,诏曰:玄免郡
忠义都上士
官名。北周置。统忠义兵以充宿卫。《苏慈墓志》: “建德元年(572),授夏官府都上士,治中义都上士。”(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四○九)隋朝因避讳,作志时改忠义为中义。官名。以忠义名官,见《三国志吴志是仪传》:“从讨关羽,拜忠义校尉。”北周置忠义都上士,正
忠义大将军
官名。十六国前赵置。《晋书 刘曜载记》: “(刘曜)嘉(黑匿)郁鞠忠款,署使持节、散骑常侍。忠义大将军、左贤王。”
忠义将军
官名。三国魏置,为杂号将军,洪饴孙《三国职官表》作五品。后罢。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525)复置,为十忠将军之一,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六班。陈改为拟六品,比秩千石。杂号将军名,东汉置,凡将军皆掌征伐。《后汉书陆康传》:“献帝即位,天下大乱,康蒙险遣孝廉计吏奉贡
忠义将军
官名。三国魏置,为杂号将军,后罢。南朝梁复置,为十忠将军之一,大通三年(529)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六班。陈沿置,改为拟六品,比秩千石。
忠义夫人
即“大成比吉”。
忠义巡社
南宋民间抗金军事组织。北宋末至南宋初,河朔人民自结巡社,抗击金军。建炎元年(1127)八月,因张悫建议,宋廷规定诸路府、州、军巡社并以忠义为名,以甲、队、部、社和都社为编制单位,分设甲长、队长、部长、社长、都社正和副都社正。忠义巡社在抗金战争中起了相当作用。梁兴
忠义纪闻录
书名。清陈继聪撰。三十卷,续录十卷。陈氏于同治年间参与重修《鄞县志》,以所见有关镇压太平军之奏疏、文集、各省纪事,着手搜集战死之名臣、上将、乡绅、士民事迹。光绪年间复参与修《蛟川志》、《慈湖志》,史料倍获,于是人系以传,排纂成书。陈氏为镇海人,所辑以浙江人
江阴忠义录
书名。清江阴邑人公辑。十四册。辑录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占江阴后被杀及殉清文武官员、兵勇、士绅等姓名、事迹而成。首冠谕旨、奏疏。可与县志相辅而行,县志总其纲,此则详述之。有光绪四年(1878)刻本。
江西忠义录
书名。清末沈葆桢、刘坤一主编,何应祺等编纂。十二卷。目录载全书六十卷,卷十三以下未刻。辑太平天国革命中江西地区阵亡和殉清的清廷官吏、绅士、兵勇等生平事迹。凡守土传、援军传、江军传、仕官传、绅士传、练勇传、民人传、列女传等八类。虽诋毁农民军,但记太平军于江西
宋史忠义传王禀传补
书名。近人王国维撰。一卷。王禀为宋王珪之孙,光祖子,从童贯镇压方腊起义有功,迁武泰军承宣使等职。金人攻宋,禀守太原,城陷赴汾水死。《宋史》无传。王国维系禀之裔孙,据《宋史》徽宗、钦宗二纪,童贯、王珪、王光祖诸传,《三朝北盟会编》等,撰此以补《宋史忠义传》之
前明忠义列传
书名。清汪有典撰。三十二卷。汇辑有明一代忠烈事迹,起于方孝孺,终于明季死难诸臣,后附国变难臣钞。于明季弘光以来忠义之士抗清事迹,所记尤为详核。始作于雍正元年(1723),成书于乾隆初年。
忠义录
书名。清余瓒馨编。三卷。咸丰四年(1854)太平军进攻江西武宁县安乐乡等地,余氏以举人率团练顽抗。后将战死三百余人事迹辑为此编。其中余姓族人居大半。叙江西战事甚详。光绪十一年(1885)其族孙牒鍸又重为补订再版。有光绪刻本。
忠义会
清代广西天地会系统秘密结社。嘉庆二十年(1815)衡阳人李泳怀在广西恭城创立。结会时以红纸书写“忠义堂”三字张贴,仪式类似天地会。
忠义传
书名。南宋喻良能撰。二十卷(一说二十五卷)。记自战国王蠋至五代孙晟,共一百九十人事迹,皆所谓忠义之士。淳熙八年(1181)进于朝,乞颁之武学,授之将帅。
仆散忠义
金上京(今黑龙江阿城)拔卢古河人,本名乌者。太祖宣献皇后之侄。十六岁时领本谋克兵,从宗辅取陕西、河南,攻冀州,在大名府破宋兵十万余人。通女真字。历任博州防御使,真定府同知兼河北西路兵马都总管,西北路招讨使,兵部尚书。海陵王时,改任震武军节度使,历临洮、平阳、
中兴忠义录
书名。南宋龚颐正撰。三卷。先是绍兴十三年(1143)诏史馆编修靖康、建炎《忠义录》,未成。此书自建炎元年(1127)至绍兴三十一年(1161),凡三十五年间,忠义可嘉者,自李若水、刘等大臣名士,至妇人卒伍,皆予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