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徐妃
徐妃半面
徐妃半面的词语属性 拼音x fi bn min拼音字母xu fei ban mian拼音首字母xfbm 徐妃半面的百科含义 徐妃半面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xú fi bàn miàn,意思是表示只看到一半或一部分,而没有看到全貌。
小徐妃
【介绍】: 见花蕊夫人(王建妃)。
梁世祖徐妃
即徐昭佩。梁元帝萧绎妃。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人。天监十六年(517)拜湘东王妃,生世子方等、益昌公主含贞。太清三年(549)赐死,葬江陵瓦官寺。(,参见《南史》)
小徐妃
【介绍】: 见花蕊夫人(王建妃)。
徐妃
【生卒】:?—926【介绍】: 五代前蜀主王建妃。唐眉州刺史徐耕女。有姿色,能诗,与其妹花蕊夫人并事王建。交结宦官,干与外政。建死,王衍嗣位,尊徐妃为顺圣皇太后。衍荒于酒色。妃姊妹各出教令卖官,挟衍游宴,以至失国,为后唐庄宗所杀。
徐妃
【生卒】:627—650【介绍】: 唐太宗妃。湖州长城人,世居冯翊,名惠。徐孝德女。四岁通《论语》、《毛诗》,八岁晓属文。及长,遍涉经史,手不释卷。太宗闻之,纳为才人,俄拜婕妤,再迁充容。贞观末,数调兵讨定四夷,治宫室,百姓劳怨,徐妃上疏极谏,帝善其言。帝死,哀
《徐妃》来历意思解释
代称风流女子。唐司马都《和陆鲁望白菊》: “映水好将蘋作伴,犯寒疑与雪为媒。夫君每尚风流事,应为徐妃致此栽。” 参见:○徐妃半面妆
《徐妃半面》来历意思解释
《南史•后妃传徐妃》:“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以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
《徐妃半面》来历意思解释
《南史•后妃传徐妃》:“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以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
《徐妃半面妆》来历意思解释
《南史.梁元帝徐妃传》:“元帝 徐妃讳昭佩,东海 郯人也……妃无容质,不见礼,帝三二年一入房。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后因以“徐妃半面妆”借指不完整的事物。唐 李商隐《南朝》诗:“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典源】
《徐妃面》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徐妃半面妆”。用以咏花。宋 莫将《木兰花.未开》词:“新妆不比徐妃面,雪艳冰姿寒欲颤。”此指未开的梅花。
《徐妃半面妆》来历意思解释
《南史.梁元帝徐妃传》:“元帝 徐妃讳昭佩,东海 郯人也……妃无容质,不见礼,帝三二年一入房。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后因以“徐妃半面妆”借指不完整的事物。唐 李商隐《南朝》诗:“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典源】
《徐妃半妆》来历意思解释
同“徐妃半面妆”。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载应不捷声价益振》:“乾符中,蒋凝应宏辞,为赋止及四韵,遂曳白而去。试官不之信,逼请所试,凝以实告。既而比之诸公,凝有得色。试官叹息久之,顷刻之间,播于人口。或称之曰:‘臼头花钿满面,不若徐妃半妆。’”此指不完整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