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开封府
当开封府被层层转包
宋朝高位。这家伙一路高升的要诀是会吹牛。金兵第二次南下攻宋,杜充镇守北京,他拍着胸脯夸大话:“帅臣不得坐运帷幄,当以冒矢石为事。”打仗嘛,当领导不能只出主意,自己得先冲进枪林弹雨里顶上。 类似的大话,杜充不止说过一次。但凡遇到点事,他都要慷慨激昂、壮烈陈词
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
见“开封府界提点”。官名。宋置,掌察畿内县镇刑狱、盗贼、场务、河渠之事。见《宋史职官七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
开封府界提点
官名。即 “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或称“开封府界提点诸县镇等事”。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始置,以朝臣及閤门祗候以上充任,后罢武臣提点。掌提辖诸县刑狱、兵民、贼盗、仓场、库务,兼管沟洫河道之事。
开封府学博士
官名。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增置,掌开封府学之事。学官名。宋置,掌教儒学学生。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李孝寿乞增置府学博士一员,从之。
开封府学钱粮官
官名。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始置,掌开封府学钱粮之事。官名。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置,掌府学钱粮之事。
开封府牧
官名。北宋开封府长官,从三品。不常设,而别以权知开封府事为长官。
开封府判官
官名。宋初置,为开封尹副贰。后设开封少尹二人,若遇他官领尹事,则改少尹为判官。英宗治平三年(1066),命判官一人领使院事,民间俗称之为“南司”,掌审察文移簿籍。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定为正八品。
开封府权知府
官名。即“权知开封府事”。北宋开封府牧、尹不常置,多以权知府事为实际长官,掌劝课民众、听断狱讼、屏除寇盗及户口赋役之事。
开封府司录司
官署名。北宋开封府所属司法机构,掌审讯狱囚。
开封府左少尹
官名。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开封府设左、右少尹各一人,位在左右司郎官下、诸曹郎官上,参掌本府政事。
开封府少尹
官名。北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始置,协助牧、尹管理本府之事,员一人,序位在左右司郎官之下、列曹郎官之上。北宋亡,遂废。官名。宋置,见“开封府尹”。
开封府右少尹
见“开封府左少尹”。
开封府狱
监狱名。宋置,受命于皇帝,拘禁诏狱案犯及京师案犯,兼有中央监狱与地方监狱的双重性质。
开封府推官
官名。北宋开封府属官,员四人,掌刑狱讼诉。
开封府
官署名。治北宋都城开封之事。长官牧、尹以亲王充任,但不常置,而设权知府事一人,以待制以上充任,为实际长官。受理京城狱讼,小案可专决,大案则上奏。凡户口、赋役、道释占籍京邑者,会其帐籍,颁其禁令。其属有判官、推官四人,掌推鞫,并分事以治。领南司者一人,督察使
知开封府
官名,北宋置。开封为北宋都城,初以亲王为开封牧,以文臣为开封尹,但牧、尹皆不常置,以待制以上官充知开封府。《宋史职官六开封府》:“牧、尹不常置,权知府一人,以待制以上充。掌尹正畿甸之事,以教法导民而劝课之。中都之狱讼皆受而听焉,小事则专决,大事则禀奏,若承
开封府架阁主管官
官名。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因盛章奏请,依尚书六部之例于开封府置架阁主管官一人,掌管开封府的档案。
开封府左右厢公事干当官
官名。宋置,属开封府,员额四人,掌检覆推问,凡斗讼事轻者听论决。
知开封府事
官名。五代设置,主持开封府政务。《五代史王朴传》记王朴迁左谏议大夫,知开封府事。参见“开封府尹”。
权知开封府事
官名。宋置,见“开封府尹”。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