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开元
开元礼举
唐德宗贞元二年(786) 以诸色举人中有能习《开元礼》者,同一经之例,选人不限选数许习,但问大义一百条,试策三道。全通者超资与官; 义通七十条,试策通两道以上者,放及第; 散官能通者亦依正官例。九年以全通为上等,大义通八十条以上、策两道以上为次等,遂为常式。
开元礼科
科举常科科目之一。唐德宗贞元年间设置,考唐玄宗开元中制定的礼仪制度。通大义百条、策三道者,超资与官;义通七十、策通二者,为及格;以下为不及格。其有散官能通者,亦依正员。北宋初沿置此科,考墨义三百条。后《开宝通礼》书成,改设“开宝通礼科”,参见该条。
开元新格
唐律令文书。十卷。开元二十四年(736),李林甫为中书令,与侍中牛仙客等,删辑旧格式律令及敕而成。次年颁行天下。已佚。
开元新河
见“三门运渠”。
开元道藏
原称《三洞琼纲》。唐道教经书总集。开元中,玄宗发使搜访道经,纂修收藏。凡三千七百四十四卷,一说五千七百卷。天宝七载(748)诏令传写,以广流布。道教经典称道藏自此始。
开元杂报
唐开元年间政府公报。据孙樵《读开元杂报》,乃系日条事,或某日皇帝亲耕籍田,行九推礼;或某日百僚行大射礼于安福楼南;或某日诸番君长请扈从封禅等等,如此凡数百十条。其后孙氏至长安,仍见有日条报朝廷事者。但《开元杂报》之名,乃孙樵所拟,非当时原名。已佚。
开元钱
即“开元通宝”。
开元格
唐律令文书。六卷。一名《开元前格》。玄宗命黄门监卢怀慎等删定,于开元三年(715)奏上。已佚。
开元路
元路名。金末蒲鲜万奴割据辽东时(1215—1233)置。治今黑龙江东宁三岔口附近大城子古城。蒙古窝阔台五年(1233),蒙古灭万奴,“师至开元、恤品,东土悉平”。开元之名始见。移治建州故城北石墩寨(在今牡丹江流域)。后二年,移治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初辖地甚广,西起今辽宁开原
开元录
即“开元释教录”。
开元礼
即“大唐开元礼”。
开元令
唐律令文书。开元三年(715)卢怀慎、七年宋璟、二十五年李林甫等先后删定颁行,成令文二十七篇,三十卷,一千五百四十六条。据《唐六典尚书刑部》所载篇目为:一、官品(分上、下卷),二、三师三公台省职员,三、寺监职员,四、卫府职员,五、东宫王府职员,六、州县镇戍岳渎关
大唐开元礼
书名。原称《开元礼》。唐萧嵩监修,王仲丘等撰。一百五十卷。开元二十年(732)成书颁行。以贞观、显庆旧有仪注诸多矛盾,因折衷其说,纂成此编。包括序例三卷,吉礼七十五卷,宾礼二卷,军礼十卷,嘉礼四十卷,凶礼二十卷。凡系二百二十六目,记一百五十二仪。为研究唐代礼法
开元
唐玄宗年号(713—741)。凡二十九年。
开元格后敕
唐律令文书。三十卷。元和二年(807)刑部侍郎许孟容等删定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后所颁行的敕格,五年完成。已佚。
开元升平源
书名。旧题唐吴兢撰。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已疑为后世好事者所作而依托兢名,近人岑仲勉《唐史余瀋》考定为唐宪宗时陈鸿所撰。记录唐玄宗时姚崇所陈述时弊十条。《新唐书姚崇传》征引之。
开元释教录
简称《开元录》。佛教经录。唐智升撰。二十卷。书成于开元十八年(730)。据梁慧皎《高僧传》、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及佛经典藏实况编录,分总括群经录和别分乘藏录两部分,各十卷。总录以译者为主,记东汉至唐十九朝一百七十六人译经目录、译者传略,末附诸家著作目录。别录
开元万户府
元太宗七年(1235)置。治今黑龙江东宁县东,属开元路。
开元三大士
唐开元年间,天竺三僧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来中土创立密宗,因称开元三大士。
大唐开元占经
即“开元占经”。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