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庶子
御庶子
官名。战国魏置。卿大夫侍御家臣。《战国策魏策一》: “痤有御庶子公孙鞅。”官名,即中庶子,周、秦、汉皆置,为国君、太子、相国的侍从官。参看“中庶子”条。
左庶子
官名。秦汉置有太子庶子。西晋始分左、右。武帝咸宁四年(278)以朱冲任此职,定为太子东宫官属。掌侍从赞相,驳正启奏。隋为太子门下坊长官,员二人,正四品上。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门下坊为太子左春坊,左庶子为左中护。咸亨元年(670)皆复旧。睿宗景云二年(711)再改门下坊为
少庶子
官名。亲近侍御之臣。战国各封国之君、相国、县令皆设。《战国策秦策王》: “甘罗为文信侯少庶子。”《韩非子内储说上》:“商太宰使少庶子之市”。官名。秦置,见“庶子”。
侯国庶子
官名,掌侍从,理家事。见《后汉书百官志》。
庶子
官名。西周已置。《邾公华钟铭》:“铸其和钟,以恤其祭祀盟祀,以乐大夫士庶子。”或说职掌教谕管理诸侯、卿、大夫、士之庶子,亦作诸子。《周礼》列为夏官之属,掌宿卫王宫。战国时期,国君、太子、公卿大夫等置为家臣,侍从左右,又有御庶子、中庶子、少庶子等名目。秦、汉
右庶子
官名。隋朝置,为太子典书坊长官,员二人,正四品。唐高宗龙朔二年 (662) 改典书坊为右春坊,右庶子为右中护。咸亨元年 (670) 复旧。睿宗景云二年 (711) 再改典书坊为右春坊,以其比中书令,置二人,正四品下。掌侍从、献纳、启奏。宋朝沿置,不常设。明、清设为詹事府右春坊
太子庶子
东宫属官。秦、西汉隶太子太傅、少傅,东汉隶太子少傅,秩四百石。值宿东宫,职比郎官,无员额。别有“太子中庶子”,侍从太子左右,位在其上。三国因之,魏五品。两晋员四人,或隶太子詹事,或隶太子二傅,五品。为太子的亲近侍从官,献纳规谏,职比散骑常侍、中书监令,其任
右春坊右庶子
官名。明清置,属詹事府,用作翰林官迁转之阶。
左春坊左庶子
官名。明清置,属詹事府,用作翰林官迁转之阶。
太子右庶子
参见“右庶子”。官名。隋朝分庶子为左右。右庶子统典书坊。唐代置右庶子二人,正四品下,掌侍从、献纳、启奏;中舍人为之副贰。皇太子监国,下令书则画日,至春坊则庶子宣传,中舍人奉行。见《隋书百官下》、《新唐书百官四上右春坊》。
太子左庶子
参见“左庶子”。官名。太子庶子,到隋朝分为左右,分统门下坊和典书坊事。门下坊统司经局、宫门局、内直局、典膳局、药藏局、斋帅局。司经局置洗马四人、校书六人、正字二人。宫门局置大夫二人。内直局置监、副监各二人,监殿舍人四人。典膳、药藏并置监、丞各二人。药藏又有
世子庶子
官名。西晋、十六国后秦、南朝宋王国皆置,掌辅翊王世子,职比“太子庶子”。麴氏高昌国亦置。官名。晋代置于王国。按太子所属有庶子,称太子庶子,是为太子服务的。世子的庶子称世子庶子,当亦是世子的属官,为其服务。
侯庶子
侯的家臣之一。《战国策秦策》记甘罗年十二,为文信侯少庶子。汉承秦制,规定列侯置庶子一人,与家丞同主侍侯,理家事。东汉时规定列侯所食封户不满千户的不得置家丞,但得置庶子一人。三国魏亦置,见洪饴孙《三国职官表》。
左庶子
官名。秦汉置有太子庶子。西晋始分左、右。武帝咸宁四年(278)以朱冲任此职,定为太子东宫官属。掌侍从赞相,驳正启奏。隋为太子门下坊长官,员二人,正四品上。唐龙朔二年(662)改门下坊为左春坊,左庶子为左中护。咸亨元年(670)皆复旧。景云二年(711)再改门下坊为左春坊,庶子
太子左庶子
见“左庶子”。
门庭庶子
宿卫宫中者。《墨子尚贤上》:“门庭庶子。”孙诒让閒诂:“凡宿卫子弟,已命者谓之士,未命者谓之庶子。”
右庶子
宫名。隋置,为太子典书坊长官,员二人,正四品下。唐龙朔二年(662)改典书坊为右春坊,右庶子为右中护。咸亨元年(670)皆复旧。景云二年(711)再改典书坊为右春坊,以其比中书令,置二人,正四品下。掌侍从、献纳、启奏。宋沿置,不常设。明设为詹事府右春坊官。洪武十五年(138
士庶子
周代卿大夫子弟。士指嫡子,庶子指众子。常选备侍从,宿卫王宫。《周礼天官宫伯》:“掌王宫之士庶子凡在版者。”
少庶子
见“庶子”。
太子庶子
官名。秦置。西汉沿置,隶太子太傅、少傅,轮流值宿东宫,职比郎官,无员额,秩四百石。东汉改隶太子少傅。魏晋以后成为太子侍从官员,献纳规谏,职比散骑常侍,魏、晋皆五品,晋定员四人。南北朝隶太子詹事,宋五品,梁九班,陈五品、秩六百石,北魏从四品上。北齐置为太子典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