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岭南广西道提刑按察司
官署名。元朝地方监察机构。设于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置司静江路(今广西桂林),监治静江、南宁、梧州、浔州、柳州等路,简称广西按察司。设使、副使等,隶江南行台。二十年,改为广西海北道提刑按察司。参见“提刑按察司”。
岭南广西道肃政廉访司
官署名。元朝地方监察机构。由广西海北道肃政廉访司改立,仍置司静江,为江南十道监司之一。
广西海北道肃政廉访使
官名。元朝广西海北道肃政廉访司长官,员二人,正三品。
广西海北道提刑按察司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由岭南广西道提刑按察司改名,设使、副使等,二十八年,改肃政廉访司。
广西海北道提刑按察使
官名。元朝广西海北道提刑按察司长官。
广西清吏司郎中
官名。简称广西司郎中。① 明清户部广西清吏司之主官。掌司事。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广西部郎中设,一人。南京户部广西清吏司亦设一人,皆正五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汉郎中一人,满洲司官初不分曹,随长官所派。后定制满、汉各一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裁。②明清刑部
广西海北道肃政廉访司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由广西海北道提刑按察司改立。后改为岭南广西道肃政廉访司。
广西清吏司员外郎
官名。简称广西司员外郎。① 明清户部广西清吏司之副长官。佐郎中掌司事。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广西部员外郎设,一人。南京户部广西清吏司亦设一人,皆从五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汉员外郎一人。满洲司官初不分曹,随长官所派。后增至五人,宗室一人,满洲三人,汉一人
广西清吏司
官署名。简称广西司。① 明清户部诸司之一。掌理广西省钱粮收支数目。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广西部置,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分置民科、度支科、金科、仓科等四科治事。兼理牺牲所、司牲司、在京沈阳左等五卫及二十三马房仓、京府各草场等处之俸饷。洪熙元年(1425)南京
广西房
官署名。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置,隶枢密院,掌广南西路边防及两浙路吏卒,兼行招军捕盗赏罚之事。宋枢密院属吏办事诸房之一。掌办招军捕盗赏罚,广南西路边防及两浙路吏卒。而禁军转员,则各随其房之所领兵额治之。
广西司郎中
官名。即“广西清吏司郎中”。
广西司员外郎
官名。即“广西清吏司员外郎”。
广西司
官署名。即“广西清吏司”。
广西经济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广西巡抚黄槐森创办于桂林。选本省贡监生十五至二十五岁者六十人为正课生,另选百人为附课生。延教习二人,分校二人。课程有经济科内政、外交、理财、经武、考工、格致六门,分门立教。广购经济、时务书籍。
广西军国指南
杂志名。军事期刊。清宣统二年四月一日(1910.5.9)在桂林创刊。广西军国指南社主办,武士主编。专刊军事论说、学术、法制、调查等内容。仅见一期。
广西会党起事
清末广西会党领导的农民起义。广西地瘠民贫,《辛丑条约》签订后,每年却要向清廷上交款项七十余万两。加以连年旱灾瘟疫,民不堪命,纷起反抗。光绪二十四年(1898)三点会首领李立廷在陆川起义,攻克陆川、北流、博白、兴业(今分划入玉林、贵港)等县,次年苏贞松在武鸣起义,均
督办广西边防事务大臣
官名。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七月特设,专司处理广西边防的有关事务。一人,为四五品京堂,可专折奏事。三十一年裁撤,其事由广西巡抚责成边道办理。
广西财政沿革利弊说明书
书名。清末广西清理财政局编。十四册。宣统二年(1910)编辑广西各府厅州县财政资料而成。分《总论》、《各论》、《结论》三编。《总论》中分清初至咸丰八年(1858)、咸丰八年至光绪三十年(1904)、光绪三十年以后三期,论述广西财政沿革大要。为清代广西财政史资料。有宣统二年广
广西海北道提刑按察司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由岭南道提刑按察司改置。设使、副使等。二十八年,改为肃政廉访司。
广西两江道宣慰司都元帅府
简称广西宣慰司。元湖广行省所辖。置司于静江路(治今广西桂林),分管静江、南宁、梧州、浔州(治今广西桂平)、柳州、思明(治今广西宁明东)、太平(治今广西崇左北)、田州(治今广西田东西北)、来安(治今广西田阳)、镇安(治今广西那坡)等十路,郁林(治今广西玉林)、容、象、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