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广川国
西汉文帝十五年(前165)分河间国置郡,景帝前二年(前155)改为国。治信都(今河北冀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武邑县、辛集市以南,南宫市、故城县以北,滏阳河西岸以东和山东德州市地。五年改为信都郡,中元二年(前148)复为广川国。宣帝本始四年(前70)国除为郡。地节四年(前66)复置
广川县
西汉置。以县中有长河为流而名。治今河北景县西南广川镇。属信都国。东汉属清河国。安帝时一度为广川国治。三国魏属勃海郡。十六国后燕慕容垂建为广川郡治。北魏属长乐郡。太延元年(435)魏太武帝、太安四年(458)魏文成帝畋于广川,并即此。北齐天保七年(556)废入枣强县。
广川郡
①见“广川国”。②十六国后燕慕容垂分清河郡置,治广川县(今河北景县西南广川镇)。属冀州。辖境相当今河北枣强、故城等县及景县西南部地。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废。
广川书跋
书名。宋董逌撰。十卷。前四卷基本为古代铜器题跋,后六卷大多为汉、唐以来碑刻、法帖题跋。收录丰富,评论考证亦较精。
广川画跋
广川画跋的词语属性 拼音gung chun hu b拼音字母guang chuan hua ba拼音首字母gchb 广川画跋的百科含义 此书是北宋董逌(yu)编纂。董逌(生卒年不详),字彦远。东平(今属山东)人。政和中官徽猷阁待制,靖康末官司业。有《广川藏书志》、《广川诗故》、《广川书跋》。
广川山蛭
广川山蛭的词语属性 拼音gung chun shn zh拼音字母guang chuan shan zhi拼音首字母gcsz 广川山蛭的百科含义 广川山蛭(学名:Haemadipsa guangchuanensis)为山蛭科山蛭属的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四川等地,主要生活于山区森林草丛地带。其生存的海拔上限为1800米。该物种
广川太
广川太的词语属性 拼音gung chun ti拼音字母guang chuan tai拼音首字母gct 广川太的百科含义 63年大学艺术学部演剧学科毕业后,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69年开始以声优为主力工作直到生命结束
陈广川
陈广川的词语属性 拼音chn gung chun拼音字母chen guang chuan拼音首字母cgc 陈广川的百科含义 陈广川,安徽固镇人,大学毕业后曾在固镇县石油公司工作,后到南京创业,成立了江苏同曦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陈广川被安徽籍南京企业家推举为南京市安徽商会会长,在当
郭广川
郭广川的词语属性 拼音gu gung chun拼音字母guo guang chuan拼音首字母ggc 郭广川的百科含义 武穴办事处党委委员、人武部长郭广川,以乔迁新居为由,在该市龙潭宾馆和龙坪龙福大楼违规宴请并收受曾经工作地的部分同事和朋友礼金。武穴市纪委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并将全市通报批
潘广川
潘广川的词语属性 拼音pn gung chun拼音字母pan guang chuan拼音首字母pgc 潘广川的百科含义 潘广川,制片人、演出策划人、主题文化产业园区策展人,代表作品《夜行人》《暗恋桃花源》,2006年中国演出家协会第一期“演出经纪人资格认证培训班”学员,先后就职于成都演艺集团
李广川
李广川的词语属性 拼音l gung chun拼音字母li guang chuan拼音首字母lgc 李广川的百科含义 李广川,男,出生于山东冠县,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疗系,是副主任医师。
朱广川
朱广川的词语属性 拼音zh gung chun拼音字母zhu guang chuan拼音首字母zgc 朱广川的百科含义 朱广川(1912年3月-1943年),男,河北省献人。生前为战士,1943年在沧县牺牲。
广川书跋
广川书跋的词语属性 拼音gung chun sh b拼音字母guang chuan shu ba拼音首字母gcsb 广川书跋的百科含义 《广川书跋》共10卷,前4卷记述周、秦钟鼎器、权量铭文及《诅楚文》、《峄山铭》等石刻文字,共75种,皆详加考辨;第5卷记汉代金石铭文及石刻,共27种;第 6卷记魏、晋、
广川镇
广川镇的词语属性 拼音gung chun zhn拼音字母guang chuan zhen拼音首字母gcz 广川镇的百科含义 广川镇,河北省景县辖镇,位于景县西南部,距县府约33千米、距衡水市府约30千米,镇域面积80.55平方千米。镇处景县、故城、枣强三县交界处,交通便利。广川镇民营经济比较发达,铁
大山广川
大山广川的词语属性 拼音d shn gung chun拼音字母da shan guang chuan拼音首字母dsgc 大山广川的词语解释大山广川[ d shn gung chun ] 高山大河。 大山广川的百科含义 【词目】大山广川【读音】dà shn gung chun【释义】高山大河。【出处】《管子乘马》:“凡立国都,
《大山广川》来历意思解释
并列 大山与大河。《管子乘马》:“凡立国都,非于~之下,必于~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不毋近水而沟防省。”△多用于地理方面。
《大山广川》来历意思解释
并列 大山与大河。《管子乘马》:“凡立国都,非于~之下,必于~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不毋近水而沟防省。”△多用于地理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