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广东
来自广东的特殊邮件
赵子威驾车时喜欢将CD的音响调到最高点。 巨大的音响声撞击着整个车体,有一种强烈的颠簸感。 赵子威驾驶的是一台宝马X5吉普车,车体的颜色和他的性格极为相近,跳跃式的红色。 这是两年前他三十岁生日时做地产商的父亲送给他的生日礼物。 他漫不经心地驾驶
广东司郎中
官名。即“广东清吏司郎中”。
广东按察司
见“海北广东道提刑按察司”。
广东司员外郎
官名。即“广东清吏司员外郎”。
广东司
官署名。即“广东清吏司”。
海北广东道提刑按察司
元朝地方监察官署名。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设广东按察司,二十年,定名为海北广东道提刑按察司。置司广州路,监治广州、韶州、惠州、南雄、潮州、肇庆等路。二十六年,移司于韶州路(今广东韶关)。二十八年,改肃政廉访司。
海北广东道肃政廉访司
元朝地方监察官署名,由提刑按察司改立,为江南十道监司之一。参见“肃政廉访司”。
广东海北盐课提举司
官署名。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置,掌广东海北食盐生产、税课、行销之政。设提举一人,从五品,同提举一人,从六品,副提举无定员,从七品,及各场盐课司、各盐仓大使、副使等职。所产盐行销广东西部及广西全境。
广东清吏司郎中
官名。简称广东司郎中。①明清户部广东清吏司之主官。掌司事。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广东部郎中设,一人,南京户部广东清吏司亦设一人,皆正五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汉郎中一人。满洲司官初不分曹,随长官所派。后定制满、汉各一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裁。② 明清刑部
广东清吏司员外郎
官名。简称广东司员外郎。①明清户部广东清吏司之副长官。佐郎中掌司事。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广东部员外郎设,一人。南京户部广东清吏司亦设一人,皆从五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汉员外郎一人。满洲司官初不分曹,随长官所派。后增至四人,宗室一人,满洲二人,汉一人。
广东清吏司
官署名。简称广东司。① 明清户部诸司之一。掌理广东省钱粮收支数目。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广东部置,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分置民科、度支科、金科、仓科等四科治事。兼掌在京义勇后等六卫及蕃牧、奠靖二千户所之俸饷。洪熙元年(1425)南京户部亦置,设官略同。清顺治
广东戒烟新小说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九月在广州创刊。周刊。李哲主编。不设栏目,内容侧重小说。刊方言戒烟小说《回头岸》、《烟侦探》、《烟缉捕》等篇,兼载军事、政治、侦探小说和论说、戏文、谐文等。
广东财政说明书
书名。清末广东清理财政局编。十六卷。编辑清末广东财政收支各项资料而成。为岁入、岁出两门。岁入有全省入款总表、田赋、盐课税厘、关税、正杂各税、土药税、厘金、捐输等项。岁出有全省出款总表、解款、协款、行政总费、交涉费、民政费等项。附有表、图多种,又有光绪三十四
广东自治研究录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日(1908.1.23)在广州创刊。月刊。广东自治研究社主办,卢乃潼、莫鸿秋主编。研究地方自治,鼓吹预备立宪。设论说、讲义、本社纪事、杂报等栏目。宣统三年(1911)六月停刊,共出十四期。
广东光华医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陈子光、梁培基等人在广州设立广东光华医社,次年春开办医学堂。举郑豪为校长。以维国本、挽医权、育医材、济贫病为宗旨。学堂除实施医学教育外,还按周向社会演讲卫生常识,出版广东光华医事卫生杂志。后改名医学专门学校,修业四年。宣统二年(
广东水陆师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十三年(1887)六月,两广总督张之洞在黄埔博学馆旧址开办。水、陆师各招收七十名学生入学肄业:由旧博学馆学生中挑选三十名称内学生;从军营中挑选二十名为营学生;考收二十名十六岁至三十岁的文生称外学生。十五年水师迁居新堂,陆师仍居旧址。水师分管轮、驾驶两
广东商务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由广州绅商在西关洋参行会馆创办。招收商家子弟入学肄业,课以万国通商条约、出入口税则、中外邮政电报、各埠商情、中外权衡度量、万国金币品式、南北正音、辨认物产以及日语、英语等科目。学习期限三年。另附夜校,入学者不拘年龄。
广东武备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两广总督陶模、广东巡抚德寿在黄埔广东陆师学堂旧址开办。罗崇岭任总办。招生限额一百八十人。三十一年改为两广陆军中学堂。
广东独立协会
清末广东留日学生团体。光绪二十七年(1901)春,传清廷将割让广东于法国,粤籍留日学生冯斯栾、郑贯一、李自重、王宠惠等遂发起是会,主张广东向清政府宣告“独立”。入会学生及侨民多达二百余人。曾得孙中山赞助,粤籍留日学生自兹与兴中会建立联系。
新广东
书名。亦名《广东人之广东》。近人欧榘甲撰,署名太平洋客。一册。倡言广东自立,以为各省自立之起点,达中国自立之目的。内容分为绪论、论广东有自立特质、论当自立之义、论自立之当预备与去俗见并广东不知自立之害、论广东人须知为自己之物并陈自立三策、结论等六个部分。最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