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常侍
散骑常侍
官名。三国魏黄初初置散骑,合于中常侍,谓之散骑常侍。西晋沿置,员四人,位比侍中,三品,秩比二千石,为门下重职,散骑省长官。职掌侍从皇帝左右,谏诤得失,顾问应对,与侍中等共平尚书奏事,有异议得驳奏。亦常用作丞相、诸公等加官,得入宫禁议政。至东晋,夺中书出令之
中散骑常侍
官名。三国魏置散骑常侍,即汉代散骑及中常侍之合称,于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十六国时南凉有中散骑常侍。
常侍曹
官署名。西汉成帝初置尚书四人,分四曹,其一为常侍曹。东汉因之。为尚书六曹之一,主公卿事,设尚书主之,有左右丞各一人,侍郎六人,令史三人。
常侍曹尚书
官名。西汉成帝时置,属尚书令,为四曹尚书(一说五曹)之一。东汉沿置,为六曹之一,秩六百石。其职掌说法不一。《后汉书百官志》本注曰:“常侍曹尚书主公卿事。”刘昭注引蔡质《汉仪》曰:“主常侍黄门御史事,世祖改曰吏曹。”《晋书职官志》则云光武帝“改常侍曹为吏部曹,
柳常侍言旨
书名。一作《常侍言旨》。唐柳理撰。一卷。记述柳芳遗言,末有刘幽求、上清两传。已佚。《资治通鉴考异》有征引。
左散骑常侍
官名。唐、宋、辽置。
通直散骑常侍
官名。三国魏末散骑常侍有在员外者。西晋泰始十年(274)使二人与散骑常侍通员当值,故名。东晋增至四员。属散骑省。职同散骑常侍,参平尚书奏事,并掌讽谏、侍从,位颇重。南朝属集书省,多以衰老之士担任,地位渐低。梁武帝欲提高其地位,以比御史中丞,但终不为世所重,常为
右散骑常侍
官名。唐、宋、辽置。
常侍
①加官名号。汉代中央官员加常侍者得侍从皇帝左右,职甚亲近。有中常侍、骑常侍、常侍骑、武骑常侍、常侍郎等名目,泛称常侍。诸侯王国亦置,侍从王之左右,备顾问应对。②中常侍、内常侍等宦官之简称。③散骑常侍、散骑中常侍、通直散骑常侍、员外散骑常侍等官之简称。④官名
祭酒散骑常侍
祭酒散骑常侍的词语属性 拼音j ji sn q chng sh拼音字母ji jiu san qi chang shi拼音首字母jjsqcs 祭酒散骑常侍的百科含义 官名。魏置,为散骑常侍之长,以散骑常侍中的久于其任者任。后无此官。
常侍曹
常侍曹的词语属性 拼音chng sh co拼音字母chang shi cao拼音首字母csc 常侍曹的百科含义 常侍曹是汉代官署名,由西汉成帝设置。
常侍
常侍的词语属性 拼音chng sh拼音字母chang shi拼音首字母cs 常侍的词语解释常侍[ chng sh ] 官名。皇帝的侍从近臣。 常侍的详细含义 官名。皇帝的侍从近臣。秦汉有中常侍,魏晋以来有散骑常侍,隋唐内侍省有内常侍,均简称常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以貲为郎,事孝景帝,
内常侍
内常侍的词语属性 拼音ni chng sh拼音字母nei chang shi拼音首字母ncs 内常侍的词语解释内常侍[ ni chng sh ] 宫廷内官名。秦 称中常侍官,由宦者担任,间用士人。汉 沿称中常侍。至 隋 改称内常侍。唐 置内侍省,设内侍四人,内常侍六人。内常侍掌管掖廷、宫闱、奚官、内僕、
岁暮和张常侍
岁暮和张常侍的词语属性 拼音su m h zhng chng sh拼音字母sui mu he zhang chang shi拼音首字母smhzcs 岁暮和张常侍的百科含义 《岁暮和张常侍》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侍以双关的笔法,从岁暮著笔,将市朝的变化、风云的严厉,同岁暮的凄冷、暮年的悲伤
散骑常侍
散骑常侍的词语属性 拼音sn q chng sh拼音字母san qi chang shi拼音首字母sqcs 散骑常侍的词语解释散骑常侍[ sn q chng sh ] 官名。 散骑常侍的详细含义 官名。秦汉设散骑(皇帝的骑从)和中常侍,三国魏时将其并为一官,称“散骑常侍”。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晋以后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