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河淮水军元帅府
官署名。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置,为地方军事指挥机构。驻于孟津县(今河南省孟县南)。
兵马大元帅府
见“兵马大元帅”。
八百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官署名。简称八百宣慰司。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置,治所在今泰国清迈境内,管理八百媳妇各部军民政务,隶属云南行省。置宣慰使都元帅、同知、副使等职。
岷州十八族元帅府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三品,隶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掌岷州(今甘肃岷县)吐蕃十八族军民政务,又称十八族元帅府。置达鲁花赤、元帅、同知、知事各一员。
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官署名。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置大理都元帅府;至元十八年(1281),改为大理威楚金齿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掌大理路(今云南大理)、威楚路(今云南楚雄)、建宁路(后改顺宁府,今云南凤庆)、镇康路(今云南永德、镇康)等地军民政务。威楚后改设威楚开南宣抚司,不再隶本宣慰司管
礼店文州蒙古汉军西番军民元帅府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三品。隶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掌礼店、文州(今甘肃文县、礼县)军民政务。设达鲁花赤、元帅、同知、经历、知事各一员,镇抚二员,蒙古奥鲁官二员。下辖礼店文州蒙古汉军奥鲁军民千户所,秩从五品;礼店文州蒙古汉军西番军民上千户所,秩正四品。
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二品。掌军民之务,在各道设置。领路、府、州、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转达于省。有边陲军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设使三员,同知、副使、经历、知事各二员,或置宣慰使都元帅、副都元帅、佥都元帅等职。官署名。元置,为设于沿海及少数民族地
常阳帖城河里阳脱等处元帅府
即“常阳帖城阿不笼等处万户府”。
积石州元帅府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三品 隶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掌积石州(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内驻军及吐蕃部族。置达鲁花赤、元帅、同知、知事各一员。
曲先塔林都元帅府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二品,设于成宗初年,掌曲先(今新疆库车)、塔林(今塔里木河)戍军。置都无帅三员,副元帅二员。后罢。
都元帅府
官署名。辽朝北面军官置,以大将总帅府军马事。设兵马都元帅、副元帅、同知元帅等。金朝战时临时设置,掌统军,事讫即罢。太宗天会二年(1124)时宋用兵时置,掌金、宋边境军事。次年,更西南、西北两都统府为元帅府。设都元帅,左、右副元帅,元帅左、右监军,左、右都监,下署
十八族元帅府
官署名。元朝置,掌岷州十八族军民政务,隶于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秩从三品。设达鲁花赤、元帅、同知、知事各一员。
脱思马路元帅府
即“脱思麻路军民万户府”。
山东路都元帅府统军司
即“山东统军司”。
都元帅府
军事指挥机构。(1)辽北面军官有都元帅府,以大将总军马事。设兵马都元帅、副元帅、同知元帅事等职。(2)金战时设置的统军机构,战后即废。太宗天会二年(1124),对宋用兵,置都元帅府,掌金、宋边境军事。次年,更西南、西北两都统府为元帅府。设都元帅一员,左、右副元帅各一员
福建道宣慰司都元帅府
元江浙行省所辖。置司于福州路(治今福建福州),分管福州、建宁(治今福建建瓯)、泉州、兴化(治今福建莆田)、邵武、延平(治今福建南平)、汀州(治今福建长汀)、漳州八路,辖境包括今福建全省。
洮州元帅府
官署名。元代置。秩从三品,隶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掌洮州(今甘肃卓尼)军民政务。置达鲁花赤一员,元帅二员,知事一员。
别失八里和州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元代畏兀儿地的军政机构。至元二十年(1283)置。治所在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境),辖和州(哈剌火州,今新疆吐鲁番境)等畏兀儿地。置都元帅、同知等,后罢。
东川都元帅府
官署名。元代地方统军机构。设于世祖中统三年(1262)十月,又称阆蓬广安顺庆夔府等路都元帅府,置府阆州,掌青居山、大获城、虎啸寨等处戍军。设都元帅、元帅等职。至元五年(1268)改为东川统军司。
征东元帅府
元代镇守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等地军事机构的专称。驻地奴儿干城(今俄罗斯境内黑龙江口附近)。居民为女真水达达与吉里迷。属辽阳行省水达达路管辖。元初,因骨嵬(今库页岛)越海掠吉里迷人,特设征东招讨司镇守其地。至元二十二年(1285),诏授征东招讨使杨兀鲁携三珠虎符,为征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