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左藏库副使
官名。五代置。宋初用为武臣阶官,不领本职。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 改从七品。 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名,改武显郎。
左藏库使
官名。五代后梁置,掌左藏库,多以武职充任。宋朝为西班诸司使,不领本职,为武臣迁转之阶,有西京左藏库使、左藏库使。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定为正七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改武经大夫、武显大夫。金朝太府监左藏库置为长官,从六品,掌金银珠玉、宝货钱币。官名。金置
左藏库
官署名。五代后梁置。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分为二库,淳化四年(993)以右藏库并入。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隶太府寺,分南、北二库,掌收受四方财赋,以为国家经费,供给官吏、军兵俸禄赐予。徽宗政和六年(1116),改置东、西二库。南宋因之。孝宗即位,拨御前桩管激赏库
西京左藏库副使
官名。宋初置,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 (998),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改从七品。徽宗政和二年 (1112) 重定武臣阶官名,改武经郎。
西京左藏库使
官名。北宋初置,属西班诸司使。初有以正官充任者,其后但以检校官为之,用为武臣阶官。北宋前期,为同六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定为正七品。徽宗政和二年 (1112) 改武臣阶官,换为武经大夫。官名。宋置,属西班诸司使,通常无职掌,仅作为武臣迁转之阶。政和二年(公
西京左藏库
官署名。北宋置于西京 (今河南洛阳),职掌与左藏库略同。
监左藏库使
使职名。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以监察御史一人莅太府寺左藏署库,监钱帛出纳,其后以殿中侍御史第二人充任。
北京左藏库
官署名。北宋置于陪都北京(今河北大名),职掌与左藏库略同。
南京左藏库
官署名。北宋于陪都南京应天府置,掌收受当地财赋之入。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隶太府寺。
左藏库
官署名。五代后梁置。宋沿置,太平兴国二年(977)分为二库,淳化四年(993)以右藏库并入。元丰改制后隶太府寺,分南、北二库,掌收受四方财赋,以为国家经费,供给官吏、军兵俸禄赐予。政和六年(1116),改置东、西二库。南宋因之。孝宗即位,拨御前桩管激赏库归左藏,置左藏南库
监左藏库使
使职名。唐开元十九年(731)以监察御史一人莅太府寺左藏署库,监钱帛出纳,其后以殿中侍御史第二人充任。
左藏库副使
官名。五代置。宋初用为武臣阶官,不领本职。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元丰改制,改从七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名,改武显郎。
西京左藏库使
官名。北宋初置,属西班诸司使,通常无职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政和二年(1112)改武经大夫。
左藏库使
官名。五代后梁置,掌左藏库,多以武职充任。宋代为西班诸司使,不领本职,为武臣迁转之阶,有西京左藏库使、左藏库使。元丰改制,定为正七品,政和二年(1112)改武经大夫、武显大夫。金代太府监左藏库置为长官,从六品,掌金银珠玉、宝货钱币。
左藏库
左藏库的词语属性 拼音zu cng k拼音字母zuo cang ku拼音首字母zck 左藏库的词语解释左藏库[ zu cng k ] 古代国库。参见“左藏”。 左藏库的详细含义 古代国库。参见“左藏”。
左藏库使
左藏库使的词语属性 拼音zu cng k sh拼音字母zuo cang ku shi拼音首字母zcks 左藏库使的百科含义 左藏库使,官名。五代后梁置,掌左藏库,多以武职充任。宋朝为西班诸司使,不领本职,为武臣迁转之阶,有西京左藏库使、左藏库使。
左藏库副使
左藏库副使的词语属性 拼音zu cng k f sh拼音字母zuo cang ku fu shi拼音首字母zckfs 左藏库副使的百科含义 左藏库副使,官名。五代置。宋初用为武臣阶官,不领本职。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