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永平屯田总管府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设,隶大司农司。秩从三品。掌北京采木人三千于永平路马城县(今河北滦县南)屯田事。置达鲁花赤、总管、同知各一员。下辖昌国、济民、丰赡三署,各置署令、署丞一员。
延安屯田打捕总管府
官署名。元枢密院所属军屯组织。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置。秩从三品,管领析居放良人户及来自吉利吉思的蒙古人户屯戍。设达鲁花赤、总管、同知各一人,打捕屯田官十二人。
卫所屯田
明清屯田之一种。明代始行卫所制,其军士按一定比例进行守城和屯种,时称军屯。清代则指由绿营兵屯种的明代遗留之田地。其制始于顺治元年(1644)。次年差御史一员巡视屯田。三年更定屯田官制:每卫设守备 一员兼管屯田,量设千总、把总分理卫事,裁原设指挥、副指挥,改卫军为
屯田千户所
官署名。明代专为屯垦而设。多置于北部边境。设正千户、副千户、镇抚、百户等官与一般千户所同,往往不隶卫,而直属都司或行都司。
屯田清吏司
官署名。简称屯田司。明清工部所属四司之一。掌设置屯垦,增益军储,抽分征商,伐薪烧炭,百官茔制,以及四司匠役工食之事。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置,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三人,南京工部屯田清吏司亦设郎中一人,主事一人。顺治元年(1644)沿置,设郎中五人,满洲四人
屯田员外郎
官名。工部屯田司次官。隋开皇六年(586)始置,大业三年(607)改为承务郎。唐武德三年(620)复旧名,从六品上。龙朔二年(662)改司田员外郎,咸亨元年(670)复旧。闲简无事。五代因之。宋初为六品寄禄官。元丰改制,为职事官,正七品。南宋建炎三年(1129),兼领水部事。明初亦置,
屯田都使
官名。北齐武成帝河清三年(564)以沿边城守之地,可垦殖者,皆营屯田,置都使、子使以统之。一子使当田五十顷,岁终以其所入多少为考课。
屯田都尉
官名。东汉末及三国魏、吴置。主屯田事务。一说即典农都尉。
屯田校尉
官名。西汉武帝置,掌西域诸屯田。自张骞通西域,李广利征伐大宛之后,轮台、渠犁皆有屯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以给外国使者。后车师、乌孙、焉耆等国皆有屯田,亦以校尉领护。神爵二年(前60)置西域都护后,诸屯田校尉皆属之。
屯田尚书
官名。掌屯田政令。西晋初置,为尚书省六曹尚书之一。位三品。武帝太康中改名田曹尚书。
屯田子使
见“屯田都使”。
屯田郎中
官名。魏、晋、南北朝与“屯田郎”互称,为尚书省屯田曹长官。唐武德三年(620)定为尚书省工部第二司屯田司长官,从五品上。掌天下屯田、京官职田及诸司公廨田等政,实则闲简无事。龙朔二年(662)改司田大夫,咸亨元年(670)复旧。五代因之。北宋初为五品寄禄官,不预司务。元丰
屯田部
官署名。明代工部属部。洪武六年(1373)置。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四人。十三年,改名屯部,减主事二人。掌屯种、抽分征商、薪炭、夫役、坟茔之事。二十九年,再改屯田清吏司。
屯田客
即参加屯田之农民。东汉建安元年(196)曹操开始屯田,其劳动力为招募而来的农民,称屯田客。其产品按收成多寡与政府分成。屯田客初专以农桑为业,不负担力役、兵役。三国魏文帝以后,屯田制度逐渐破坏,屯田客遂成为官僚大族依附农民。吴亦推行屯田,主要以被征服之山越人为屯
屯田卒
屯田士兵。简称田卒。西汉时缘边诸郡设有田官,征发各郡国屯田卒戍田。后通西域,又于渠犁、轮台、车师等地置屯田卒戍田,置使者、校尉领护之。
屯田曹
官署名。(1)尚书省六曹之一。西晋置,掌管全国屯田事务,以尚书为长官。太康中改称田曹。(2)尚书省诸郎曹之一。西晋置(一说三国魏已置)。掌管屯田事务,以郎(郎中)为长官。东晋省。南朝宋、齐以民部郎中兼理屯田事务。梁复置,隶左民尚书。陈沿置。北魏亦置,一说隶仪曹尚书。
屯田使
官名。宋代置。掌屯田事务。有都大制置屯田使、制置屯田使、管勾屯田司公事、提点制置河北沿边屯田事、措置屯田、屯田副使、提点某司屯田公事等名目,常以安抚使、知州、通判等兼任。其官署有屯田司、屯田务等。
屯田郎
官名。即屯田曹(司)郎。西晋太康间始置(一说三国魏已置),六品,掌尚书屯田曹事,与屯田郎中互称。东晋废。南朝梁、陈复置。北魏亦置,太和十七年(493)定郎为从五品中,郎中五品上,二十三年均称郎中,六品,仍可通称为郎。北齐沿置,六品上。隋初改称屯田侍郎,为工部屯田司
屯田司
官署名。(1)隋始设,为工部四司之一。初置侍郎、员外郎为长贰,大业三年(607)改置郎、承务郎。唐武德三年(620)沿置,设郎中、员外郎为长贰。掌全国屯田、京官职田、诸司公廨田等政,实则闲简无事。龙朔二年(662)改司田司,咸亨元年(670)复旧。五代沿置。宋初亦置,设判屯田事
新疆屯田
新疆古称西域,历代皆有屯田。清代新疆屯田,始兴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统一天山南北后,规模尤巨,垦地日广。除兴屯以资兵食外,又具移民实边性质。屯田种类可分兵屯、户屯、犯屯、回屯和旗屯五种。参加屯田的民族包括回、汉等族农民、兵丁与遣犯,维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