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家徒四壁
“家徒四壁”或“家徒壁立”——家里空空的,什么都没有,只有四面墙壁。这是形容极度贫穷的一句成语。《史记》和《汉书》记述司马相如贫穷时的家境,曾用过这样的话:“家居徒四壁立”。 司马相如是汉初的一位作家,他的词赋写得很出色。可是当时的汉景帝(刘启)不喜欢词赋
家徒四壁
家徒四壁的词语属性 拼音ji t s b拼音字母jia tu si bi拼音首字母jtsb 家徒四壁的词语解释家徒四壁[ ji t s b ] 家里只有四面墙。形容极其穷困,一无所有。《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 徒:只,仅仅。 家徒四壁的百科含义 溯源《
《家徒四壁》来历意思解释
指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私奔回成都(今四川成都),司马相如家里只有四面墙壁,其他什么都没有,极为贫困。后以此典比喻家境贫寒,一无所有。司马相如(前179年——前117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因慕蔺相如为人,故名相如。少时好读书,口吃而善著书,并可击剑、弹琴
《家徒四壁》来历意思解释
指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私奔回成都(今四川成都),司马相如家里只有四面墙壁,其他什么都没有,极为贫困。后以此典比喻家境贫寒,一无所有。司马相如(前179年——前117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因慕蔺相如为人,故名相如。少时好读书,口吃而善著书,并可击剑、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