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宣慰司
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二品,隶宣政院。设于世祖至元初年,原设府地点不详,至元六年(1269)迁到河州(今甘肃临夏),掌管朵思麻(脱思麻,今青海东部)地区军民政务。又称朵思麻宣慰司,简称吐蕃宣慰司。置宣慰使五员,僧俗並用。下设经历二员,都事二员,捕盗官二员。
吐蕃宣慰司
又作土番宣慰司,即“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浙东道宣慰司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二品,隶江浙行省。置司庆元路(今浙江宁波),领庆元、衢州、婺州、温州、台州、处州、绍兴七路,军民政务辖境包括今浙江省大部分地区。设宣慰使三员,同知、副使、经历各一员。
乌撒宣慰司
即“乌撒乌蒙等处宣慰司”。
乌撒乌蒙等处宣慰司
官署名。设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隶云南行省。置司于乌撒路(今贵州威宁),领乌撒、乌蒙(今云南昭通)、东川(今云南会泽)、茫部(今云南镇雄北)四路军民政务。置宣慰使、同知、副使等职。
乌思藏宣慰司
即“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朵思麻宣慰司
即“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者线蒙庆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元朝官署名。隶云南行省,治者线 (今泰国清盛)。泰定帝泰定四年(1327),因八百媳妇土官之请置。惠宗至正二年(1342),并入八百宣慰司。
八番罗甸宣慰司
见“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官署名。简称八番顺元宣慰司。元世祖至元十六年 (1279),招降卧龙番、大龙番、小龙番、程番、罗番、石番、方番、卢番、洪番等部(均在今贵州惠水一带),置八番罗甸宣慰司以统之。十九年,置顺元等路宣慰司,统贵州(今贵州贵阳)、金竹府(今贵州长顺境)及顺元路诸部(今贵州修文、
八百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官署名。简称八百宣慰司。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置,治所在今泰国清迈境内,管理八百媳妇各部军民政务,隶属云南行省。置宣慰使都元帅、同知、副使等职。
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官署名。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置大理都元帅府;至元十八年(1281),改为大理威楚金齿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掌大理路(今云南大理)、威楚路(今云南楚雄)、建宁路(后改顺宁府,今云南凤庆)、镇康路(今云南永德、镇康)等地军民政务。威楚后改设威楚开南宣抚司,不再隶本宣慰司管
宣慰司
即“宣慰使司”。官署名。元置,掌军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宣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上报省。边境有军事,则兼都元帅府,其次则只为元帅府。见《元史百官七宣慰司》。
称海宣慰司
官署名。元朝置。置司于称海(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科布多东),设于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隶岭北行省。分管行省西境屯军。英宗至治三年(1323)罢,改立屯田总管府。后复置。
荆湖北道宣慰司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二品,隶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置司于中兴路(今湖北江陵),领中兴、峡州两路,安陆、沔阳、德安三府及荆门州,辖境包括今湖北省西南部。置宣慰使三员,同知、副使、经历各一员。
宣慰司道
政区名。元代在至元之初,行省与宣慰司平行,自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平宋以后,宣慰司降级而隶于行省,成为行省与路、州之间的承转机构。其辖区以道为名,称为宣慰司道。此种宣慰司道,全国计有十一道:(1) 山东东西道(治所在益都路),(2) 河东山西道(治所在大同路),以上两
播州宣慰司
土司名。元为宣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置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市,隶四川布政司,一度改隶贵州都指挥使司,领三安抚司、六长官司。万历中,蜀兵积弱,征讨则调土兵。宣慰使杨应龙骄甚,不听用。总督李化龙分兵八路攻入其境。万历二十九年(1601)分其地为二,属蜀者置遵义府
广东道宣慰司
元至元十五年(1278)置。治广州路(治今广州市)。属江西行省。辖境约相当今广东省(除茂名市、信宜市以西)地区。明洪武二年(1369)改置为广东等处行中书省。
水东宣慰司
明贵州宣慰司同知宋氏辖地。在宣慰使安氏辖地水西(大部在鸭池河以西)之东,故名。治宣慰司城内(今贵阳市)。辖境相当今贵州开阳县地,兼领宣慰司城附近十长官司。崇祯初改流,以其直辖地改置开州。
董卜韩胡宣慰司
土司名。又名穆坪董卜韩胡宣慰使司,简称“穆坪土司”。治今四川宝兴县城关镇。明初,南葛随平蛮将军丁玉征讨有功,授董卜韩胡都指挥职。正统七年(1442),其子克罗俄坚粲求封王,授镇国将军、都指挥同知,掌宣慰司事。九年,其子雍中罗洛斯出贡藏经一千二百部,封加渴瓦寺灌顶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