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黎州安抚司
见“黎州长官司”。
澎湖安抚司
官署名。清顺治十八年十二月(1662)郑成功收复台湾,于澎湖岛置澎湖安抚司,管辖澎湖及其周围诸岛。康熙二十二年(1683)郑克塽降清后废。别设巡检,雍正五年(1727)改置澎湖厅。
草塘安抚司
土司名。明洪武十七年(1384)改元旧州草塘等处长官司置。宋显威为安抚使。显威于明初从征黄平(今旧州)、偏桥(今施秉县)等处有功授安抚使。属平越军民府,隶贵州布政使司。治今贵州瓮安东北草塘。万历二十九年(1601)改土归流,罢司置县,授宋母孝瓮安土县丞职。三传至宋运鸿,于
新添葛蛮军民安抚司
土司名。元置。属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宋时蛮州宋景阳以功授宁远军节度使蛮州总管府都总管,蛮语呼为大万谷落总管府,子孙世据其地。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新添葛蛮宋氏内附,立新添葛蛮军民安抚司,大德元年(1297)授驿券一。治所在今贵州贵定县。领州、县等处长官
安抚司
亦称安抚使司。金、元、明、清时少数民族地方官署名。正官为安抚使。隋唐有安抚大使、安抚使,或为行军主帅兼职,或为临时派遣巡视、抚慰经过战争及受灾地区的官员,或为重要地方长官的加衔,以便兼综军民两政。辽、宋时于边防地区分设。金初设宣抚司,后改安抚司,设安抚使为
松潘等处安抚司
土司名。明置。洪武十四年(1381)置松潘等处安抚司,以龙州知州薛文胜为安抚使,治今四川松潘。下辖十三长官司:勒都、阿昔洞、北定、牟力结、蛒匝、祈命、山洞、麦匝、者多、占藏先结、包藏先结、班班、白马路。后归其隶属者复有阿思、思囊儿、阿用、潘斡寨四长官司,八郎、阿
思曩日安抚司
土司名。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端葛率思曩日等寨降附,并贡马一百三十匹,明廷赐予金铜信符及文绮袭衣,以其地置长官司。在今四川平武县北。宣德元年(1426)思曩日长官舍人曾入朝献。至正统年间,松潘地区都已向明朝表示归降,唯歪地骨鹿等二十寨不服,遂命高广、王杲等征伐。昔
杂谷安抚司
土司名。明永乐五年(1407),为抚辑维州而置,治所在今四川理县杂谷脑镇。管辖藏民及雅都、维城、曲谷等地(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被称为“新番”、“旧番”、“后番”之羌人。清康熙中安抚使桑吉朋降清后继任其职。乾隆十四年(1749)土司苍旺征金川有功,升宣慰司。后势力扩大
木里安抚司
土司名。清置。首领西番人。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境。其先六藏涂都于雍正七年(1729)归附授职。同治七年(1868)升宣慰司。信仰喇嘛教,不娶妻,病故以胞弟承袭,无弟以胞侄承袭。所属有喇嘛三千三百一十八户,及呷迷、约古、虚迷、么么、西番等。
瓜别安抚司
土司名。清置。首领麽人。在今四川盐源县北部。其先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归附授职,所属为麽与西番。
潞江安抚司
土司名。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改元柔远府置潞江长官司,永乐九年(1411)升为安抚司,治今云南保山县西南怒江坝。所辖居民中有称为迷撒泼和腊鲁泼的彝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潞河督运图卷 大型画卷。清江萱绘制。描绘清乾隆时期潞河漕运之历史画卷。绢本设色,纵41.5厘米,横680厘米
安抚司
安抚司的词语属性 拼音n f s拼音字母an fu si拼音首字母afs 安抚司的百科含义 安抚使是中国古代官名,为由中央派遣处理地方事务的官员。隋代曾设安抚大使,为行军主帅兼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