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学堂
北洋武备学堂
即“天津武备学堂”。
北洋巡警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底,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在天津开办警务学堂,以培养巡警人员。次年将保定警务学堂并入,更名为北洋巡警学堂。学额:学员官费一百人,自费一百人;学生官费一百六十人。入学者须经考试合格,及二周试习后方可正式上课。纪律严格。学制:学员
北洋师范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直隶总督袁世凯在天津创办。招收本省学生二百三十名,西北各省、旗以及山东、河南、山西、东三省学生一百二十名,各省自费生五十名,共计四百名,分专修预科五班,简易二班。十月正式开学。选派李士伟为监督。次年三月,袁世凯制订《北洋师范学堂
贵胄法政学堂
学校名。清宣统元年(1909)在北京设立。以造就贵胄法政通才为宗旨。招收宗室、蒙古王公、满汉世爵及其子弟入堂肄业。派贝勒毓朗充任总理。分设正、简两科。正科四年毕业,简易科二年毕业。另设听讲科一班,一年半毕业。是年冬,奏准《续拟贵胄法政学堂章程》七章四十六条。酌定
贵州蚕桑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贵州巡抚在贵阳开办,学生分堂内、堂外两级。堂内课程以养蚕、制种、缫丝、栽桑各专门之学为主,以算学、种植、理化各普通之学为辅,两年毕业。堂外学生专在试验场学习养蚕、缫丝各法,半年毕业。
贵阳达德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三十年(1904)由达德书社创办,时名民立小学堂。书社成员担任义务教员,学生多为书社成员子弟,办学经费,由书社成员分担。次年,更名达德学堂,分高等、初等两班。是为贵州民办学堂之始。后添设初等预备科,选学生中幼稚及未尝入塾者入学肄习。并招收女生,实行
贵州武备学堂
学校名。贵州巡抚王毓藻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在贵阳开办。招考精通汉文、身体健壮之举贡生监,及略通汉文、年在三十岁以下之武弁武生入学肄业。定额五十名。课程有外场操练、演习、兵略、测量。三十二年停办,改设贵州陆军小学堂。
贵胄学堂
学校名。又称陆军贵胄学堂。由王公大臣建立、控制的陆军学堂。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北京神机营旧址正式开办,载润任管理大臣,冯国璋为总办,张绍曾为监督。学堂隶属于练兵处,专考收王公世爵及四品以上宗室、现任二品以上京外满汉文武大员之聪颖子弟入堂,学习普通学术及陆
明德学堂
学校名。湖南第一所私立中学。留日学生胡元倓联合刘佐楫等于清光绪二十九年三月一日(1903.3.29)在长沙创办。以胡为监督,推在籍侍郎龙湛霖为总理。秋,黄兴自日本返,被聘为教员,在校内传播革命思想。因遭时忌,乃另立经正学堂,以备代之。后两学堂合并为一,仍称明德。为今
日华学堂
学校名。1898年日本人高楠顺次郎在东京设立。专为中国留日学生预备投考日本高等专门学校和帝国大学而设,补习语言文字及各种学科。普通预备科为高等及专门学校之预备,修业二年,授以日语、英语、德语、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诸科;高等预备科为进帝国大学分科之预备,
天津电报学堂
学校名。(1)清光绪六年九月三日(1880.10.6)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创立,为电报局的一部分。由道员朱格仁主其事,聘丹麦籍教习教授电磁原理与电报技术,训练中国的管报生。招收十六至二十岁的聪颖子弟。课程有电报实习、基础电信问题、仪器规章、国际电报规约、电磁学、电测
天津中西学堂
即“天津头等二等学堂”。
天津医学堂
学校名。又名医药馆。英文名为总督医院附属医学校(Viceroy’s Hospital Medical School)。清光绪七年十一月(1881.12),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接受伦敦传教会医生马根济(一译玛申斯,John K.Machenzie)的建议,在天津总督医院创立。从被撤回国的“留美幼童”中挑八名进行现
京师优级师范(範)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三十年(1904)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改为优级师范科,培养初级师范和中学堂的教职员。三十四年改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以厂甸五城中学堂地方为校址。是年十月二十一日(11.14)正式开学。是为中国高等师范学校独立设置之始。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北京师范大
京师女子师范(範)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京师大学堂医学馆停办,学部以其原址设立京师女子师范学堂,培养女子小学教员及蒙养院保姆。1912年改称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后改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京师法政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学部将进士馆房舍改设而成。以培养新式政治、法律人才为宗旨。分预科、本科和别科。预科两年毕业后升入本科。本科分习法律、政治二门,三年毕业。预科、本科定额各二百名,均经学堂考取者始准入学肄业。别科三年毕业,定额百名。另设讲习科,学员
四川中等农业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四川成都创设。以中国之成法,参东西洋之新理,教授农业上必需的知识和应有的艺能。分预科、本科,预科两年毕业,本科三年毕业。预科课程有修身、算术、国文、外国文、理化、博物等十门,本科课程有农业、蚕业、林业等三门,内分讲授、实习两项
二等学堂
见“头等学堂”。
练将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两江总督刘坤一在江宁(今南京)设立。从各旗营官弁及候补都、守、千、把世职中,选调学生四十名入堂肄习。延聘外国军官,教以马、步、枪炮、工程、辎重、测量等学。饬委陶森甲总司其事。
澄衷学堂
学校名。上海最早的私立学堂。清光绪二十六年三月(1900.4),由浙江镇海(今宁波东北)富商叶澄衷(原名成忠)创办,校址在虹口唐山路。由校董会聘刘树屏为第一任校长。旋聘请蔡元培为代理校长,并主持教务。初设初小与高小五级。三十一年改设初等小学三级,高等小学六级,中学二级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