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学堂
兵工学堂
见“工艺学堂”。
湖北方言商务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十七年(1891)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设立。招收学生五十名,除专习各国语言文字外,并讲求商务,研究浚利源、塞漏卮,畅销土货,阜民利用之道。
湖北中西通艺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颂万等人在武昌创办。招收年在十二岁至二十二岁子弟入学肆业,内课生与外课生各二十四人。课程有英法语言文字及经义、舆地、掌故、艺文、算数、图绘。内课生学习年限为一至三年不等,外课生学习时间为五个月至一年不等。
湖北矿务局工程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十八年(1892)在武昌开办。湖北矿务局先在光绪十六年在武昌设立一所分析湖北、湖南两省煤炭和矿石的实验室,并于次年六月组办一个班级研究分析煤炭和铁矿石的方法。后在此基础上增设化学和物理两门课程,扩充为采矿工程学堂。聘请牛津大学硕士毕业生罗宾逊和中国
湖北武昌师范(範)学堂
学校名。亦名湖北师范学堂。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四月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创办,培养中小学教习。派武昌知府梁鼎芬为监督,廪生陈毅、举人胡钧为堂长,延请日本师范教员一人为总教习。课程除普通学外,另加教育学、卫生学、教授法、学校管理法等。日课以八小时为率,专门培养
贝满女学堂
学校名。清同治三年(1864)由基督教传教士在北京创立,所招收的学生多出自信奉基督教的家庭,并施以中等教育。主要课程有四书、女儿经、算术、地理、历史、科学初步、生物、生理学等,然中心科目为《圣经》,新、旧约圣经的历史和道理需详加讲解,与《圣经》有关的书籍为学生所
陆军贵胄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于北京,隶练兵处。专收王公世爵暨四品以上宗室、现任二品以上京外满汉文武大员之子弟,教以普通课程及陆军初级军事学。五年毕业,分发新军任初级军官。
陆军速成学堂
又称陆军协和速成学堂。见“北洋速成武备学堂”。
陆军武备学堂
即“北洋速成武备学堂”。
敬业中学堂
学校名。(1)亦名南开中学。清光绪三十年(1904)九月严修、张伯苓等人在天津创办。以严宅偏院为校舍,学生七十余人,教员六人,分高级师范班与中学班。嗣改名私立第一中学堂。二年后专办中学。设监督一人,执事三人,中外教习十人。修身、读经、国文、历史、地理、博物、物理、
绥远武备学堂
学校名。清绥远将军信恪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十二月在绥远城(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设立。陈光运任监督,文瑞任提调。凡年在二十岁以下、聪颖健壮之旗丁皆可参加考选入学。招生限额六十名。所修课程及修业年限不详。
保定师范(範)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直隶总督袁世凯在省城创设。考选各州县举贡生员入学肄业。分设四斋:一斋半年毕业,二斋一年,三斋二年,四斋三年。其半年毕业考取文凭者,即可先行派往各处小学堂充当教习一年,再由各斋毕业生依次轮往,各接充教习一年。俟各地教习敷用后,一律
保定军官学堂
学校名。清末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高等军事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在保定原北洋行营将弁学堂原址设立。段祺瑞为督办,赵理泰为监督。聘日本等国军官为教官。分速成、深造两科。前者修业一年半,后者修业三年。教育制度、教材均仿效日本陆军大学
保定医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三十年(1904)直隶布政使柳生春等奏请设立。聘请教习,招收学生以二十人为额。学习年限九年,教授医学普通课程、专门学课程各三年。三年后再授以西学医学。
汉阳钢铁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汉阳钢铁厂为专门造就工程师,在厂内设此学堂,招考粗通法语及笔算者入学肄习格算金石之学。每日以数时在堂学习,以数时在厂历练,皆由厂中比利时工程师及洋匠分教之,学额十六名,二年毕业。
半日学堂
学校名。清末出现的贫民学堂,专收贫寒子弟,不取学费,不拘年岁,皆可入学。延聘教习,勤为讲解,令其识字明理。光绪三十年(1904)后,偏远乡镇渐有设立者。
会文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户部郎中王宗基等在北京城北设立。讲求中西实学,聘请翰林院侍讲黄绍箕、修撰张謇等任中文教习,另请同文馆学生任教习,招收京城官绅子弟入学肄业。
经世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贵州学政严修将贵阳南书院改办为经世学堂,聘贵州名儒雷廷珍为堂长,调各县优秀生员四十名入学肄业。课以经史、算学、物理,讲授时务、政要,月给膏火银四两,首开贵州新学风气。
北洋医学堂
学校名。又名天津医学堂。最早的官办西医学校之一。清光绪十九年(1893)十一月李鸿章督饬海关道以本地官商捐款在天津城外建立,是官办天津医院的附属西医学堂,时称北洋医学堂。选募聪颖生徒入堂,分班肄业。聘天津税务署英国医官欧士敦(Anderew Lrwin)监督一般医学事宜,延请
操炮学堂
学校名。清同治十三年(1874)上海江南制造局附设的军事工程学堂。学习内容为汉文、外文、算学、绘图、军事、炮法等。光绪七年(1881)改为炮队营。二十四年并入工艺学堂。三十一年由陆军部改为兵工学堂。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