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节度孔目官
官名。唐、宋节度使属官。唐朝以押衙充任,宋初因之。南宋临安府亦置。掌有关细务。
观察孔目官
吏名。南宋临安府置,员一人,掌助理府事。
集贤院孔目官
官名。唐开元五年(公元717年)于乾元殿置孔目官,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改称集贤院孔目官,掌管文书档案,收贮图书。
翰林院孔目
官名。见“孔目”。
兼监秘阁图籍孔目官
吏名。北宋,前期三馆置,员一人,掌秘阁图籍。授勒留官后理八选,可出为簿、尉。
孔目官
吏名。金朝置,设于司、府等官署,掌呈覆纠正本案文书之事。地位较一般吏人优越。贞祐二年(1214),始给月俸。吏员名。即“孔目”,见该条。
孔目房
官署名。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前置,中书五房之一。掌文武升朝官及刺史以上少尹、上佐、卫佐、技术官、堂后官进奏,除授知州、通判差遣之事,设堂后官一人领之。
孔目
官吏名。唐朝始置。诸府州及方镇皆置孔目院,设都孔目一员,下设孔目若干,掌文书簿籍或财计出纳之事。因军府细事皆经其手,一孔一目无不综理,故名。玄宗开元五年(717)集贤书院曾置,员一人; 左右神策军亦各置二员。太常寺、宗正寺等亦置。宋朝置为吏员。学士院、三司、开封
副孔目官
吏名。宋朝秘书省、南宋临安府置,掌本署有关具体事务。
副孔目
即“副孔目官”。
都孔目官
吏名。①五代州府属吏。宋朝临安府所领九县各置一员,位点检文字下、副孔目官上。②宋期三司三部各置一员,分掌诸案事,任满三年无遗缺则出西头供奉官; 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随司而废。③金朝都转运司置二员,掌勾稽文牍。
都孔目
吏员名。见“孔目”。
崇文院孔目官
官名。掌收贮图书•勾稽簿籍等事。
翰林院孔目考试
清代选拔翰林院孔目的考试。凡贡监生员,均得应试,惟不常举行。
都孔目官
吏名。(1)五代州府属吏。宋代临安府所领九县各置一员,位点检文字下、副孔目官上。(2)宋代三司三部各置一员,分掌诸案事,任满三年无遣缺则出西头供奉官;元丰改制,随司而废。(3)金代都转运司置二员,掌勾稽文牍。
孔目房
官署名。北宋置,为中书五房之一,掌文武升朝官及刺史以上,少尹、上佐、卫佐、伎术官、堂后官进奏、除授,知州、通判差遣之事。设堂后官一人领之。
孔目官
吏职名。唐代置,为各府州及方镇孔目院属员,掌文书簿籍或财计出纳事务,隶都孔目。因军府细事皆经其手,一孔一目无不综理,故名。开元五年(717)集贤殿书院曾置,员一人,左、右神策军各置员二人,太常寺、宗正寺等亦置。宋代州及学士院、三司、开封府、殿前司、马步军司、崇
孔目
①唐、宋、金代孔目官的省称。②官名。明代置,为翰林院首领官,掌传达、文移、会计、簿书等事务,未入流。建文中曾改称典簿,永乐初复旧制。清沿置,隶翰林院典簿厅。顺治元年(1644)置汉员一人,十五年定为满、汉员各一人。与典簿共掌章奏文移。满员从九品,汉员未入流。
孔目
孔目的词语属性 拼音kng m拼音字母kong mu拼音首字母km 孔目的词语解释孔目[ kng m ] 古代职掌文书事务的小官吏。 孔目的详细含义 档案目录。隋炀帝《答智顗蒋州事书》:“本敕所司,具条孔目,无虑零漏。”唐刘知几《史通题目》:“至范曄举例,始全録姓名,歷短行於卷中,丛
孔目湖讲坛
孔目湖讲坛的词语属性 拼音kng m h jing tn拼音字母kong mu hu jiang tan拼音首字母kmhjt 孔目湖讲坛的百科含义 “孔目湖讲坛”为华东交通大学一校园文化品牌,创办于2003年3月,由华东交大校党委宣传部主办。目的在于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师生文化素养,推进校园文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