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奏疏
李文襄公奏疏
书名。清李之芳撰、子李钟麟编次。凡十卷。另附《李文襄公奏议》二卷、《李文襄公别录》六卷、《年谱》一篇。《李文襄公奏疏》是康熙十二年(1673)至二十二年作者总督浙江等地军务时的奏疏;《李文襄公奏议》是康熙十二年以前任广西、湖广道监察御史及掌河南道事时的奏议;《李文
忠武公会办发(髮)逆奏疏
书名。即《向荣奏稿》。清向荣撰,其子命幕客编纂而成。抄本。十二卷。选录咸丰二年(1852)十二月至六年七月向荣奏折及所奉上谕,记向荣任钦差大臣,建立江南大营后,与太平军作战经过较详,对清军弱点、清统治阶级矛盾以及有关太平天国早期情况也有所反映。收入《中国近代史资
清忠堂奏疏
书名。清朱宏祚撰。无卷数。乃作者官广东巡抚时所上奏疏的选编。始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二月,终于三十一年八月,共七十五篇。有康熙间原刊本。
杨黄门奏疏
书名。清杨雍建撰。作者为顺治时进士,官至兵部侍郎。是书收录的奏疏,乃其任给事中时所作,故曰“黄门”,共五十一篇。末四篇为其在康熙十八年(1679)后任左副都御史时所作,故又曰《西台奏议》。有民国时抄本,又一种题为《黄门奏疏》二卷,《西台奏议》一卷,有道光时杨氏家
存庵奏疏
书名。清徐越撰。无卷数。作者在台谏多年,官至监察御史,此书即任官时所上奏疏。始自顺治十七年(1660),终于康熙十二年(1673),共五十四篇。涉及时政、漕运、治河等事。
抚黔奏疏
书名。清杨雍建撰。凡八卷。是书收录康熙十八年(1679)以后作者巡抚贵州及内升兵部侍郎时所上奏疏。共五百四十一篇。有康熙钞本、道光刻本。
神庙留中奏疏汇要
书名。明董其昌辑。四十卷,目录一卷。万历时,政治昏暗,皇帝经年不理朝政,臣工奏疏多留中不发。天启初,作者参与纂修《神宗实录》,广搜博采,乃据南京太常寺所存日历邸抄,汇为一编。原为抄本,燕京大学有排印本出版。
张襄壮奏疏
书名。清张勇撰。子云翼编辑。凡六卷。收集的奏疏始于顺治六年(1649),终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共一百二十篇。张勇为清初大将。明末曾任副将。入清渐升为提督,参与平定三藩叛乱,是书主要内容是其出镇甘肃时有关政治、军事情况的奏议,其中有不少关于三藩之乱的材料,从中也
黄爵滋奏疏
书名。原名《黄少司寇奏疏》。清黄爵滋撰。二十卷。卷一为谢恩疏;卷二为监察御史任内疏;卷三、卷四为给事中任内疏;卷五至卷八为鸿胪寺任内疏;卷九为刑部侍郎任内疏;卷十为会奏疏;卷十一为使山海关任内疏;卷十二至卷十八为使闽任内疏;卷十九为使杨村任内令疏;卷二十为使山、陕
奏疏
奏疏的词语属性 拼音zu sh拼音字母zou shu拼音首字母zs 奏疏的词语解释奏疏[ zu sh ] 奏章。 奏疏的百科含义 奏疏是臣子向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其方式一般是感恩戴德,忆苦思甜,发誓赌咒,最后言事。 奏疏的详细含义 奏章。《宋史朱倬传》:“每上疏,輒夙兴露告,若上帝鉴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