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外夫人
春秋时期本国称别国诸侯的配偶。《公羊传庄公四年》: “齐侯葬纪伯姬。外夫人不书葬。此何以书? 隐之也。”
夫人
①宫中女官名号。秦以前天子夫人位次王后,在众女官之上。秦汉沿用,凡皇帝、皇太子之妾,皆称夫人。东汉末曹操设内官时沿置,位次皇后,在众嫔妃之上。晋武帝置三夫人九嫔,夫人与贵嫔、贵人同为三夫人,位视三公。南朝宋孝武帝孝建三年(456) 省。齐、梁又置。十六国后赵亦置
上夫人
妃嫔名号。十六国汉置。《晋书 刘聪载记》: “聪大怒,命斩之。上夫人王氏叩头乞哀,乃囚之诏狱。”
贵华夫人
妃嫔号。北魏置,位在第一贵嫔夫人之下。《王普贤墓志》: “魏故贵华夫人王普贤,徐州琅邪郡临沂县都乡南仁里人也。”(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二二)。
伯夫人
命妇名号。明置,以封伯爵,曾祖母、祖母、母及本官妻为某伯夫人。如非追封,本官母以上俱加“太”字,称伯太夫人。外命妇名。明制以伯夫人为伯爵之妻之封号。
郡夫人
命妇封号名。宋朝置,以封执政、东宫三太、文武二品、御史大夫、六尚书、两省侍郎、太常卿、留守、节度使、诸卫上将军、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之妻。徽宗政和二年(1112),规定执政以上官之妻始得此封。外命妇名。宋置,地位在国夫人之下,淑人之上。
修靡夫人
女官名。汉置,《汉书广川惠王传》:“后去立昭信为后;幸姬陶望卿为修磨夫人,主缯帛。”
第一贵嫔夫人
妃嫔号。北魏置。《司马显姿墓志》:“(先为贵华夫人) 未几,迁命为第一贵嫔夫人。”(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三○)
侯夫人
命妇名号,明置,以封侯爵,曾祖母、祖母、母及本官妻为某侯夫人,俱从其爵。如非追封,本官母以上俱加“太”字,称侯太夫人。外命妇名。汉代列候之妻称夫人。均属泛称,其别加诰授策命者则又加国夫人、郡君、县郡之号,始真为命妇封号。南朝梁时有封外戚妇人以夫人而冠以侯号
三夫人
内官合称。晋武帝设内官,以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位视三公。南朝宋孝武帝孝建三年(456)改以贵妃、贵嫔、贵人为之; 明帝泰始三年(467)又以贵姬代贵人。南齐高帝建元元年(479) 复晋制; 陈文帝则以贵妃、贵嫔、贵姬为之。北魏孝文帝改定内官时置,位视三公。隋炀帝参定内官
国夫人
命妇称号。唐朝一品及国公妻封之,母为国太夫人。宋朝以封宰相、使相、三师、三公、王、侍中、中书令之妻。明朝亦用以封公之妻或继妻。外命妇名。《南齐书王敬则传》记高帝建元元年(公元479年)加寻阳公王敬则妻怀氏爵为寻阳国夫人。《陈书武帝纪》记太平二年(公元55年)正月甲
脩靡夫人
女官名。汉置,《汉书广川惠王传》:“后去立昭信为后;幸姬陶望卿为脩靡夫人,主缯帛。”
一品夫人
命妇的称号之一,清朝一品官员的正妻封一品夫人。《清通典职官十八》:“国朝定命妇之制,凡封赠:一品之妻为一品夫人;二品妻,夫人;三品妻,淑人;四品妻,恭人;五品妻,宜人;六品妻,安人;七品妻,孺人。”外命妇名。明制正从一、二品之官之妻均封夫人,一品官之妻称一
忠义夫人
即“大成比吉”。
戚夫人歌
又名《永巷歌》、《舂歌》。汉高祖妃戚夫人作。参见“戚夫人”。
花蕊夫人
①(约883—926)五代前蜀高祖王建妃。成都(今属四川)人,徐姓。与姊皆有美色,共受宠幸。初封为淑妃,称小徐妃,又号花蕊夫人,生子衍(后主),及衍即位,封顺圣太后。同光三年(925),随衍降后唐,旋被庄宗李存勗杀于长安秦川驿。世传花蕊夫人《宫词》中,约有九十余首为她所作
华阳夫人
即秦孝文王后,亦称华阳后、华阳太后。战国时楚国人。秦昭王太子安国君爱姬。以己无子,从吕不韦言,立入质于赵的异人为嗣,变其名为子楚。秦昭王五十六年(前251),秦昭王死,安国君即位,是为孝文王,她被立为后,以子楚为太子。次年,孝文王死,子楚即位,是为庄襄王。她被
忠顺夫人
即“三娘子”。
洗夫人
即“冼夫人”。
郡夫人
命妇封号名。宋代置,以封执政、东宫三太、文武二品、御史大夫、六尚书、两省侍郎、太常卿、留守、节度使、诸卫上将军、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之妻。徽宗政和二年(1112),规定执政以上官之妻始得此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