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天津都统衙门
全称暂行管理津郡城厢内外地方事务都统衙门(The Tientsin Provisional Government),又称“天津临时政府”。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后建立的殖民统治机构。清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五日(1900.7.30)成立。初由俄、英、日三国各推举一名军官组成三人委员会(三人均称“都统”),至九月下旬又
天津武备学堂
学校名。又称北洋武备学堂、陆军武备学堂。为中国第一所陆军学堂。清光绪十一年(1885)正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仿照西洋军事学院所创立,以造就将材为宗旨。荫昌任督办,杨宗濂为总办,聘德国军官为教官。从各营挑选精健聪颖、略通文义弁兵百余名入堂学习;其中凡文员愿
天津电报学堂
学校名。(1)清光绪六年九月三日(1880.10.6)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创立,为电报局的一部分。由道员朱格仁主其事,聘丹麦籍教习教授电磁原理与电报技术,训练中国的管报生。招收十六至二十岁的聪颖子弟。课程有电报实习、基础电信问题、仪器规章、国际电报规约、电磁学、电测
天津夷务实记
书名。又名《津门夷务记初稿》。不著撰人。记清咸丰八年(1858)英法联军侵占天津及《天津条约》签订的史实。所记战争过程及中外交涉情况较详,对清兵一击即溃和文武官员临阵畏葸,深感不满,于天津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也有所反映。所记较《襄理军务纪略》为可信。原无刻本,稿本经
天津电报总局
官办电讯机构。清光绪六年(1880)李鸿章奏请敷设天津至上海的电报线,遂在天津设立总局,由盛宣怀任总办。紫竹林、大沽口、济宁、清江浦、镇江、苏州、上海等地另设七个分局。架线费用共湘平银十七万八千七百余两,从北洋军饷筹垫。八年改为官督商办,嗣后又敷设通往苏、浙、闽
天津中西学堂
即“天津头等二等学堂”。
天津水师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七年(1881)七月直隶总督李鸿章参酌西国成规创建,以造就海军人才为宗旨。吴仲翔(原福建船政提调)任总办,严复任总教习。聘英国军官为教习,另设汉教习教经史。考收本籍或客籍良家子弟年在十三岁以上、十七岁以下,读过两三经、能作小讲半篇或全篇者入学肄业。学
天津育才馆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王文韶创办。招收士绅子弟,课以中西经史策论、天文、地理、格致、图算等。学额六十名,共计三百人。
天津洋枪队
见“洋枪队”。
天津大学堂
即“天津头等二等学堂”。
天津硝皮厂
商办企业。经营加工制革。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由吴懋鼎创办于天津,资本七十六万元。
天津医学堂
学校名。又名医药馆。英文名为总督医院附属医学校(Viceroy’s Hospital Medical School)。清光绪七年十一月(1881.12),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接受伦敦传教会医生马根济(一译玛申斯,John K.Machenzie)的建议,在天津总督医院创立。从被撤回国的“留美幼童”中挑八名进行现
中英天津条约
又称《中英续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日(1858.6.26)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天津签订。共五十六款。另附《专条》。主要内容:(1)英国得派公使及其眷属驻京,并在各通商口岸设领事官;(2)耶稣教、天主教
天津府
清雍正三年(1725)改天津卫为直隶州,九年升为府。治天津县(今市)。辖境相当今天津市与所辖静海,河北青县、沧州、南皮以东诸县、市及山东庆云县。1913年废。地当海河水系要津,为海陆交通总会、南粮北运入京的咽喉和长芦盐的运销中心。
天津县
清雍正九年(1731)置。治今天津市。为天津府治。1935年迁治咸水沽,1949年迁灰堆,1952年迁陈塘庄,1953年省入天津市。
天津卫
明永乐二年(1404)筑城置戍,三年置天津卫及天津左卫,四年置天津右卫,皆治今天津市区西马路之东。迁都北京后,为京师东南转漕戍守重地。清顺治九年(1652)裁天津左卫、右卫并天津卫。雍正三年(1725)改为直隶州。
天津桥
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西南。隋唐皇城正南洛水上。《元和郡县志》:“隋大业元年(605)初造此桥,以架洛水,用大缆维舟,皆以铁锁钩连之。南北夹路,对起四楼,其楼为日月表胜之象。”以《尔雅》“箕、斗之间为天汉之津”得名。义宁元年(617),为瓦岗军烧毁。唐初复建。每遇洛水涨
中法天津条约
原称《和约章程》。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法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咸丰八年五月十七日(1858.6.27)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天津签订。共四十二款,另附《和约章程补遗》六款。主要内容:(1)法国得派公使驻北京,并在各通商口岸设领事官;(2)增开琼州、
中俄天津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以调停为名,胁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咸丰八年五月三日(1858.6.13)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国驻华公使普提雅廷在天津签订。共十二款。主要内容:(1)俄国得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湾(台南)、琼州七处口岸通商,若别国在沿海增开口岸
中西天津条约
即“中西通商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