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大藏经的词语属性 拼音go l d zng jng拼音字母gao li da zang jing拼音首字母gldzj 高丽大藏经的百科含义 高丽大藏经产生于公元13世纪,共有1496章,6568卷,52382960汉字,雕刻于81340块木板上。每块木板长24厘米,宽60厘米,高2.6-4.0厘米,重量在3到4公斤。朝鲜半岛在高
西夏文大藏经的词语属性 拼音x xi wn d zng jng拼音字母xi xia wen da zang jing拼音首字母xxwdzj 西夏文大藏经的百科含义 汉文大藏经的西夏文译刻本。始刻时间不详。元大德六年(1302)刻成,共3620余卷。据现有不完整的记录,先后共刷印140余藏,但今已无全藏可见,经版也毁
碛砂版大藏经的词语属性 拼音q sh bn d zng jng拼音字母qi sha ban da zang jing拼音首字母qsbdzj 碛砂版大藏经的百科含义 《碛砂版大藏经》是南宋时代私刻大藏最后的一种。刻版地点在平江府陈湖中碛砂洲延圣院(现在江苏省吴中区境内),后来改名碛砂禅寺(见清代康熙《苏州
普慧大藏经的词语属性 拼音p hu d zng jng拼音字母pu hui da zang jing拼音首字母phdzj 普慧大藏经的百科含义 《普慧大藏经》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我国佛教界编修的一部大藏经。该藏经起初由普慧大藏经刊行会刊印,刊行会由盛幼盦(法名普慧)任会长。在该会存世的十年间(1945
开宝大藏经的词语属性 拼音ki bo d zng jng拼音字母kai bao da zang jing拼音首字母kbdzj 开宝大藏经的百科含义 我国第一部官刻本之汉文大藏经。由于开雕于北宋开宝四年(971),故称为《开宝大藏经》,略称《开宝藏》。此外,又有《蜀版大藏经》、《北宋官版大藏经》等称呼。
南传大藏经的词语属性 拼音nn chun d zng jng拼音字母nan chuan da zang jing拼音首字母ncdzj 南传大藏经的百科含义 巴利文大藏经(Pli Canon),又作巴利三藏、南传大藏经,指锡兰上座部所传之佛教大藏经,用巴利文写成[1],为早期佛教经典的结集[2]。其经藏部份,相当于汉传
中华大藏经的词语属性 拼音zhng hu d zng jng拼音字母zhong hua da zang jing拼音首字母zhdzj 中华大藏经的百科含义 中华大藏经 汉、藏、满与蒙古四种文字的大藏经。汉文绝大部分是东汉、魏晋南北朝、唐朝期译出的。从两晋南北朝开始,中国僧人及佛教信奉者下不少著作,有经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