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大学堂
两湖大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四月,湖广总督张之洞将两湖书院改设两湖大学堂,以课高等专门之学。学科共分八门:经学(附道德学、文学)、中外史学(附掌故学)、中外地理学(附测绘学)、算术(附天文学)、理化学、法律学、财政学、兵事学。前四科为中西公共之学,聘本国教师授课;
湖南省城大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湖南巡抚俞廉三将求实书院(前身为时务学堂)改建而成。考选二十岁上下精通中学者入学肄业。课以经史及各国图书。定额一百二十名。继昌任总办。
山西大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山西巡抚岑春煊在省城太原创办,聘在籍户部主事谷如墉为总理。同年五月,应耶稣教教士李提摩太所请,将其筹办的山西中西学堂并入,作为西学专斋。山西大学堂为中学专斋,谷如墉仍为总理,高燮曾为总教习,以文史为主科。选调令德书院和晋阳书院学
山东大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奏请在山东省城济南设立。山东巡抚袁世凯委任周学熙为总办,美国人赫士(W.M.Hayes)任总教习。内分备斋、正斋、专斋。备斋习浅近各学,温习中国经史掌故,授以外国语言文字、史志、地舆、算术等,二年毕业;正斋习普通学,分政学、艺学两门,政学为
苏州省城大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1902.1)江苏巡抚聂缉椝将苏州中西学堂扩充改建而成,广拓斋舍,多招生徒,以一百人为额。课程、等级、班次,均仿照山东大学堂模式,分设正斋、备斋、专斋。除英文、日文外,兼课德文、俄文,编刊中西学分年课程表。
福建大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闽浙总督许应骙将福州正谊书院改建而成。分设正、备六斋,聘总教习一名,中文西文总教习十八名,分斋督课,兼理译书事宜。住斋学生以一百二十人为额。另设附斋,以四十为额;速成班四十名。先从在省举贡生童选拔六十名正额生,四十名附斋生;余额则
江北大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二月漕运总督陈夔龙在江苏清江创立。仿照山东大学堂章程分设备斋、正斋、专斋授课,开办之初先设备斋。备斋中又分为内、外两班,内班专收当地幼童,外班则教授流寓随宦子弟及外府州县之学生,每班暂定四十名额数。堂内设中学教习、西学教习各两员
宏道大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陕西学政沈卫将三原县宏道书院和泾阳县味经、崇实两书院合并而成,分设内政科、外交科、算学科、方言科。肄业生额共一百二十名。薛宝辰为总教习。
大学堂编书处章程
清光绪三十年(1904)制订。共计二十条。章程规定,按照中小学课程门目分类编纂课本,即经学、史学、地理、修身伦理、诸子、文章、诗学等课本,共计七门。对每门课本的主要内容、编纂宗旨原则、方法步骤均有明确规定。
北洋大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津海关道盛宣怀禀请北洋大臣王文韶在天津创办中西学堂,又称西学学堂,由北洋大臣主持,故名天津北洋西学堂。次年更名为北洋大学堂。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时被毁。二十九年四月,直隶总督袁世凯在天津西沽建成新校舍,招集前天津头等学堂及前天津
北京汇文大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美以美教会、美国长老教会、美国传道局、英国伦敦教会联合出资将汇文书院扩充而成。无论是否基督教徒,均可入学。学科计分六科:蒙养馆(初等小学),修业四年,课程有国文、圣经等。成美馆(高等小学),修业三年,课程有国文、地理、数学、圣经、
贵州大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贵州巡抚邓华熙以贵山书院为基础扩建而成。设备斋、正斋两项,日订课程,分班督课,学生正额一百二十名。正斋教习五人,课经史、政治、图算、西艺等学;备斋教习四人,课经史、文艺、各国语言文字、测算等学。办学章程仿照山东大学堂章程。
天津大学堂
即“天津头等二等学堂”。
四川省城大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四川总督奎俊等人将中西学堂并入尊经书院扩建而成。仿照山东大学堂章程,暂定额数三百名,作为备斋生,二三年后设正斋、专斋,渐次建立藏书楼、译书局、博物院,以观大成而资讲习。
甘肃大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陕甘总督崧蕃在兰州创办,旋改名为甘肃文高等学堂。招考学生百余名,多系秀才出身。聘日本教习三人。课程有经学、史学、地理、外文、理化、博物、教育心理、数学、体操、法制、兵学、图画、万国公法、修身等科。另设有师范馆和预科。师范馆学生均
浙江大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求是大学堂(前身为杭州求是书院)改名而成。次年又改称浙江高等学堂。三十一年扩充学额为二百名,分高等预备科和师范完全科;另设师范传习所,学额百四十名。辛亥革命后改称浙江高等学校。1928年后改名国立浙江大学。
安徽省城大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安徽巡抚聂缉椝将省城安庆敬敷书院扩建而成。分列八斋,学生限额一百人。课以经史、算术、测绘、天文、舆地、格致、化学、外语。
奏定大学堂章程
《奏定学堂章程》的组成部分。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颁布。共分立学总义、各分科大学科目、考录入学、屋场图书器具、教员管理员五章。规定:设大学堂,令高等学堂及大学预科毕业者入学深造,以造就通才为宗旨。内设分科大学堂八类(经学、政法、文学、医、格致、农、工、商)。京
广西大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广西巡抚丁振铎在省城体用学堂原址扩建而成。暂分备斋、正斋督课,俟著有成效再设专斋。办学章程条规,仿照山东大学堂章程。
广东大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两广总督陶模将广雅书院改建而成。仿山东大学堂,先设备斋,二年升正斋,三年升专斋,专斋三年卒业。考选十五岁以上二十岁以下者入学。备斋课程以四书五经、纲常大义为主,历代史鉴、中外政治艺学为辅,分设伦理、政法、国文、外文、历史、地理、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