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大司农
大司农司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二月,立司农司,下设四道巡行劝农司。同年十二月,改置大司农司,掌农桑、水利、学校、饥荒等务,十四年罢,分派劝农官及知水利者巡行郡邑,察举勤惰。以按察司监领劝农事。十八年,立农政院,置官六员。二十年,改为务农司,秩从三品,置达鲁花
大司农中丞
官名。西汉武帝置,大司农属官,以桑弘羊为之。职掌财用度支、均输漕运诸事。东汉省。官名,汉置,属大司农,为大司农的副长官,佐大司农长官掌钱谷金帛等。《汉书肖望之传》:“是时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奏设常平仓,上善之。”
大司农少卿
官名。北魏置。亦简称“司农少卿”。四品上。协助大司农管理租税园苑仓储。北齐改名“司农少卿”。元朝仁宗皇庆二年(1313)亦置,员二人,属大司农司,从二品。官名。元置,为大司农司的佐官,员额二人,从二品。
大司农卿
①“大司农”尊称。②元朝大司农司次官。仁宗皇庆二年(1313)定置二员,正二品,位次大司农。参见“大司农司”。官名,俸中二千石,掌钱谷金帛货币及边郡急需钱粮供应等。有丞一人,俸比千石。属官有部丞、太仓令丞、平准令丞、导官令丞,俸皆六百石。员吏一百六十人。见《后汉
大司农丞
官名。西汉为大司农副贰,员二人,或称大司农中丞。秩千石。东汉至南北朝沿置,员一人。东汉秩比千石,魏、晋、宋七品。北魏初因之,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五品中。后增置大司农少卿辅佐大司农,丞降为佐官,七品。梁、北齐改名“司农丞”。元朝亦置,仁宗皇庆二年(131
大司农部丞
大司农属官。西汉武帝时置数十员,分部管理郡国均输、盐铁之官。平帝元始元年(后1)置十三员,人部一州,劝课农桑。皆属临时差遣之官。东汉定置一员,管理大司农所掌国库,秩六百石(一说千石)。三国魏亦置,七品。官名,汉置,为大司农属官,分部掌郡国农桑、均输、盐铁等事,
大司农
①官名。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大农令置。简称大农。秩中二千石,列位九卿。掌管全国租赋收入和国家财政开支,凡百官俸禄、军费、各级政府机构经费等由其支付,管理各地仓储、水利,官府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经营,调运货物,管制物价等。有丞二员,部丞若干员。属官有太
大司农十三部丞
官名,王莽置,掌劝课农桑。《后汉书卓茂传》:“是时王莽秉政,置大司农六部丞,劝课农桑。”注:“王莽摄政,置大司农部丞十三人,人部一州,劝课农桑。今书及《东观记》并言六部。”
大司农京部丞
官名,王莽置,掌劝课农桑。《后汉书卓茂传》:“是时王莽秉政,置大司农六部丞,劝课农桑,迁茂为京部丞,密人老少皆涕泣随送。”京部为六部之一。
大司农六部丞
官名,王莽置,掌劝课农桑。《后汉书卓茂传》:“是时王莽秉政,置大司农六部丞,劝课农桑。
大司农斗食属
官名,为大司农属吏,因职位低,月俸十一斛。斗食属;斗食级俸的官吏。《汉书薛宣传》:“(薛宣)少为廷尉书佐,都船狱史。后以大司农斗食属察廉,补不其(县)丞。”参看“大司农”条和《后汉书百官五百官受奉例》。吏员名。西汉大司农所属,《汉书薛宣传》:“薛宣以大司农
大司农斗食
官名,汉置,为大司农属吏。《汉书薛宣传》:“少为廷尉书佐、都船狱史,后为大司农斗食。”注:“师古曰:斗食者,禄少,一岁不满百石,计日以斗为数也。”
大司农史
官名,汉置,属大司农,为科曹的副长官。《汉书肖望之传》:“朋与大司农史李宫俱待诏,堪独白宫为黄门郎。”官名。为西汉大司农的低级属官。《汉书萧望之传》有大司农史李宫。
大司农平斛
东汉光武帝颁发的标准量器。1953年发现于甘肃古浪黑松驿陈家河台子。青铜制。圆筒形,铭文作“大司农平斛建武十一年(35)正月造”。容积为19.6公升,略同于新莽嘉量。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大司农平斛
大司农司
官署名。元代管理农政之机构。世祖至元七年(1270)二月,建司农司,下设四道巡行劝农司。同年十二月,改司农司为大司农司,管领农桑、水利、学校、饥荒之事。十四年撤罢,以按察司兼领劝农事。十八年改立农政院,二十年改务农司,又改司农寺,二十三年仍改大司农司,秩正二品。
大司农部丞
官名。西汉武帝时置数十员,为大司农属官,分部管理郡国均输、盐铁事。元始元年(1)置十三人,人部一州,劝农桑。皆属临时差遣之官。东汉仅设一人,六百石,主帑藏。三国魏亦置,七品。
大司农中丞
官名。西汉武帝置。掌财用收支、均输漕运事。东汉省。
大司农
官名。(1)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大农令设。简称大农。秩中二千石,列位九卿。掌管全国租赋收入和国家财政开支,凡百官俸禄、军费、各级政府机构经费等皆由其支付,兼理各地仓储、水利、官府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经营,调运货物,管制物价等。有丞二员、部丞若干员。属官有
大司农司
大司农司的词语属性 拼音d s nng s拼音字母da si nong si拼音首字母dsns 大司农司的百科含义 大司农司(Administration of National Treasury),中国元朝掌管劝课农桑﹑水利﹑乡学﹑义仓诸事的中央官署。至元七年(1270)二月﹐始置司农司﹐以张文谦为司农卿﹐拟定劝农条画﹐
大司农
大司农的词语属性 拼音d s nng拼音字母da si nong拼音首字母dsn 大司农的词语解释大司农[ d s nng ] 官名。秦 置治粟内史,汉景帝 时改称大农令,武帝太初 元年更名大司农。掌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为九卿之一。北齐 时称司农寺卿,隋 唐 以后所置略同。元 置大司农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