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右藏大使、副使
官名。元置,见“右藏提点”。
左藏大使、副使
官名。元置,见“左藏提点”。
丙字库大使
官名。丙字库为明朝内府十库之一,内贮绵丝布匹;其长官为大使、副大使,掌管库务。参看“承运库大使”条。见《明史职官三其外有内府供用库》。
都税司大使
官名。明制于顺天府置都税司大使一人,秩从九品,掌税收之事。其下设副使一人,未入流。
河泊所大使
官名。元明都设河泊所,掌收渔税。其长官为大使、副大使。见《明史职官四河泊所》,参看“河泊所”条。
宣抚大使
官名。见“宣抚使司”。
乙字库大使
官名。乙字库为明代内府十库之一,内贮胖祆、战鞋、军士裘帽;其长官为大使、副大使,掌管帽务。见《明史职官一户部》。
铸印局大使
官名。明清礼部铸印局官员。明洪武设,一人,为主官。掌理铸造金宝、金印及内外百司之印信,并改铸、换铸印信。清乾隆二年(1737)设汉大使一人,为铸印局属官,未入流。由本部期满儒士选充,五年称职以应升官用。佐主官掌局事。
盐课司大使
官名。亦简称盐大使。明清盐课司之主官。掌盐场、盐井产盐、征课事务。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司令设,每司各一人,凡一百五十九人,未入流。隶盐运使司。清初沿置,司各一人,凡一百十四人,为正八品。隶盐运使司或盐法道。
盐引批验所大使
官名。明清盐引批验所之主官。初,元代于大德年间置批验所,掌批验盐引。明沿置,以大使领之,计两浙四人,两淮、河间长芦各二人,山东一人,未入流。清设官十六:广东一人,直隶、山东、两淮、福建各二人,四川三人,两浙四人,为正八品。下设副使、攒典等佐理。凡不设大使之
大使
官名。(1)受帝王派遣执行特殊任务的使臣。南北朝时已有中央政府派往地方巡视、安抚之临时使节。南朝宋元嘉三年(426)诏遣大使巡行四方。北魏、北齐、北周亦遣使四出巡省,观察风俗,问民疾苦,受理辞讼,搜访贤良,赈赡鳏寡,黜陟长吏。其官皆非常设,通名使者、大使,或称巡省
慰劳大使
官名。北魏、北齐、北周时每于兵兴之际,或其后向兵兴之地派遣慰劳大使或吊慰大使,以慰劳、安抚、处理善后。见于史传者有东道慰劳大使,西南道慰劳大使,关右慰劳大使,关右慰劳十二州大使,关西慰劳大使,广、洛、北荆、扬、雍、襄六州慰劳大使,河南慰劳大使,慰劳山东大使
营田大使
官名。北魏置。掌管军士屯田事务。《魏书范绍传》:“发河北数州田兵二万五千人,通缘淮戍兵合五万余人,广开屯田。八座奏绍为西道六州营田大使,加步兵校尉。绍勤于劝课,频岁大获。”唐延载元年(694)以娄师德为河源军检校营田大使。宋代沿置,掌营田事务。参见“营田使”。
茶引批验所大使
官名。明代始设于各府州县,为茶引批验所之主官,掌批验茶引事。下设副使一人。清沿置,仅于江苏江宁府设茶引批验所,置大使一员,例以吏员除授,品秩未入流。
宣课司大使
官名。明制,以在京所设官店为宣课司,置大使掌其税收。清于江苏江宁府聚宝门及龙江关分设宣课司大使各一人,从九品。掌税收。
安抚制置大使司
官署名。南宋绍兴三年(1133)于江南西路置,以赵鼎充安抚制置大使,掌一路行政、军旅之事。属佐有参谋、参议、主管机宜书写文字各一人,干办文字三人,准备将领、准备差遣、准备差使各五人。四年,荆湖南路置。五年,成都府路置。八年江西复置。
库大使
见“大使”。
仓大使
官名。明代置,掌地方仓库贮存事务,设于各府者为从九品,设于州县者未入流。清沿置。于江苏省布政司仓、直隶保定府广盈等仓、陕西粮道永敬仓、直隶天津县北仓等均设,品秩从九品至未入流不等。掌守仓事。
括户大使
官名。东魏置。孝静帝武定二年(544),以太保孙腾、司徒高隆之为之,分赴河北、青州等地,搜括不在国家户籍上的浮逃户。
和籴大使
即“和籴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