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蒯城县
蒯亦作剻,城亦作成。本汉蒯成乡,高帝六年(前201)封周緤为蒯成侯于此。后废。西晋咸宁四年(278)置县。属始平郡。治今陕西宝鸡市西渭河南岸。后废。
富城县
①西汉置。治今山东肥城市西南。属东平国。东汉作富成,三国魏复作富城县。东晋废。北魏复置,属东平郡。北齐废。②东汉建安中置。治今江西丰城市西南富水之西。西晋太康元年(280)徙治丰水西,改名丰城县。
景城县
西汉地节二年(前68)封河间献王子刘雍为景成侯国,治今河北沧县西景成。属勃海郡。东汉省。北魏延昌二年(513)徙成平县治此。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景城县。属河间郡。唐属瀛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省入乐寿。
甄城县
秦置。治今山东鄄城县北旧城集。属东郡。西汉改为鄄城县。
易城县
三国魏改易县置。治今河北雄县西北古贤。属河间郡。北魏复改名易县。
诸城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东武县置,为高密郡治。治今山东诸城市。
韦城县
隋开皇六年(586)分白马县置。治今河南滑县东南。属滑州。金时废入白马县。
鲁城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置。治今河北黄骅市西北。属瀛州。唐武德时属景州,贞观后改属沧州。乾符元年(874),县生野稻水谷二千余顷,燕、魏饥民就食之,因改名乾符县。
陉城县
即“陆成县”。
历城县
秦置。治今山东济南市。因城东南历山(今千佛山)得名。西汉属济南郡,东汉属济南国,西晋永嘉后为济南郡治,南朝宋元嘉中又为侨冀州治,北魏皇兴三年(469)为济南郡及齐州治。隋大业初为齐郡治。唐武德元年(618)为齐州治。北宋政和六年(1116)为济南府治。元为济南路治。明、清为
褒城县
隋仁寿元年(601)以褒内县改名。治今陕西汉中市西北大钟寺,属汉川郡。唐初属梁州,后属兴元府。南宋嘉泰后移治今汉中市西北褒城镇。元属兴元路。明、清属汉中府。1958年撤销。
高城县
①西汉置高成县。治今河北盐山县东南故城,东汉以后“成”作“城”。东汉为侯国,后复为县。汉、晋属渤海郡,西汉时又为都尉治。北魏以后属浮阳郡,北齐天保七年(556)移治今盐山县东北旧城,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盐山县。②北齐改槀城县置。治今河北藁城市西南邱头。北齐、北
五城县
五一作伍。东魏兴和二年(540)义州及其所领五城、泰宁、新安、渑池、恒农、宜阳、金门七郡、十八县皆侨治汲郡陈城,即今河南卫辉市。北齐以后先后废义州及其所领诸郡、县,北周惟存五城县,属汲郡。隋开皇六年(586)改为汲县。
金城县
西汉置。治今甘肃兰州市西北。属金城郡。十六国前凉为金城郡治,西秦乞伏乾归称河南王,迁都于此。北魏废。隋大业初改子城县为金城县。治今兰州市。后改为五泉县。唐咸亨二年(671)复改为金城县。属兰州。天宝元年(742)复名五泉县。
圉城县
北魏景明元年(500)置圉县,后改名圉城县。治今河南杞县西南。属阳夏郡。北齐省。隋开皇六年(586)复置,属宋州,大业时属梁郡。唐武德初属杞州,贞观元年(627)废。
银城县
西魏废帝以石城县改名。治今陕西神木县境。北周保定二年(562)移治今神木县西南。隋属雕阴郡。唐天宝元年(742)属麟州。北宋政和四年(1114)废。
候城县
西汉置。治今辽宁沈阳市东南。属辽东郡。东汉末废。
宋城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睢阳县置。治今河南商丘市南。为宋州治。大业初为梁郡治,唐为宋州治,北宋为应天府治。金承安五年(1200)复为睢阳县。
平城县
①秦置。治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史记高祖本纪》:七年(前200),高祖“遂至平城。匈奴围我平城,七日而后罢去”,即此。秦、汉属雁门郡,西汉又为东部都尉治。东汉末废。北魏复置。天兴元年(398),自盛乐迁都于此。又为司州、代郡治。太和十九年(495)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为恒州
宗城县
隋仁寿元年(601)以广宗县改名。治今河北威县东。属清河郡。唐武德四年(621)于县置宗州,九年州废,改属贝州。天祐三年(906)改为广宗县。属魏州。五代唐复为宗城县。宋属大名府。崇宁四年(1105),徙治今威县东邵固。元初省。五代晋天福六年(941),天平节度使杜重威攻成德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