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土司
土司
① 即土官。详“土官”。② 明中期以后对少数民族地区由土官所管辖的地方行政机构之统称。如宣慰使司、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长官司、土府、土州、土县等。土司,又称土官,元明清所封境内各少数民族首领世袭之官的泛称。
孟拱土司
原为明孟养土司属下的一部分。即今缅甸克钦邦之孟拱。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傅恒征缅甸,兵临孟拱,首领浑觉归降,并从军效力,遂任其为孟拱土司。
孟养土司
明洪武十七年(1384)以云远府改置为孟养府,后为麓川思氏所并。三十五年得其地仍称府。永乐二年(1404),改置为军民宣慰使司。治今缅甸孟养。辖境相当于今缅甸八莫、开泰以北,伊洛瓦底江上游迈立开江以西,那加山脉以东地区。正统十三年(1448)又为麓川思氏所据。明复其地后于万
忠建土司
土司名。明为忠建宣抚司,清初改置。治今湖北宣恩东南。居民主要为土家族。雍正十三年(1735),以土司田兴爵横暴不法,拟罪改流,属恩施县。
忠峒土司
土司名。明洪武四年(1371),当地首领田蛮王归附,永乐四年(1406)置安抚司,清初改为土司。治今湖北宣恩东南。居民主要为土家族。雍正十三年(1735)改流。
高罗土司
土司名。清初改高罗安抚司置。治今湖北宣恩南。居民主要为土家族。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废入宣恩县。
陇川土司
明正统十一年(1446)置陇川宣抚司于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故地。治今云南陇川县西南巴弄。辖境相当于今云南的陇川、瑞丽等市县地。与南甸、干崖两宣抚司合称“三宣”。万历间一度入缅甸。清徙治今陇川县,属腾越厅。辛亥革命后改为陇川行政区。1935年改置设治局。1952年改为陇川
孟密土司
明成化二十年(1484)析木邦西部地置安抚司。治今缅甸掸邦西北蒙米特(Mongmit,亦作孟密)。万历十三年(1585)升为宣抚司,十八年地入缅甸。清初又曾内属,不久又属缅甸。
滇黔土司婚礼记
书名。清陈鼎撰。一卷。鼎,字定九,江苏江阴人。十岁随季父至云南曲靖,及长娶彝族龙氏土司之女为妻。此书记其娶滇黔土司女之繁琐婚礼,及处家琐事,多夸饰之辞,又未写明所在地址。文中又述及宋、蔡、罗、龙四家。据清人记录,龙家散居于贵州之安顺、大定、镇宁、普安、普定
杂谷土司
指明永乐五年(1407)所置之杂谷安抚司。治今四川理县杂谷脑镇。清乾隆十七年(1752)改厅。
金川土司
唐置羁縻金川州。辖境相当今四川大金川、小金川地区。明封哈伊拉木为金川寺演化禅师,世领其地。清康熙五年(1666)授嘉纳巴演化禅师印;其庶孙莎罗奔以土舍将兵从岳钟琪作战有功,雍正元年(1723)为金川安抚司。莎罗奔自号大金川,而以旧土司泽旺为小金川。于是有大、小金川之称
金峒土司
土司名。元为安抚司,明洪武四年(1371)改长官司。隆庆五年(1571)降为峒,峒长覃姓。清初改置土司。治今湖北咸丰西北。居民主要为土家族。雍正十三年(1735),改流。
永顺土司
明弘治五年(1492)分宜山县置。有正副两长官司:正长官司在广西都安县北永顺,长官邓姓;副长官司在宜山县东北后甫,长官彭姓。属庆远府。清宣统二年(1910)废入宜山县。
乌蒙土司
元至元十五年(1278)于乌蒙部地置乌蒙路总管府。治今昭通市。辖境相当今云南昭通市和鲁甸、大关、盐津、永善等县地。属乌撒乌蒙宣慰司。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乌蒙土府。
东乡土司
土司名。清初改明东乡长官司置。治今湖北宣恩东北。居民主要为土家族。雍正十年(1732),土司覃寿春呈请改流,废入恩施县。
唐崖土司
土司名。元为唐崖军民千户所,明玉珍改安抚司。明洪武七年(1374)改长官司,后废,永乐四年(1406)复置。清初改为土司,治今湖北咸丰西北。居民主要为土家族。雍正十三年(1735),改流。
明正土司
见“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
下旺土司
土司名。明嘉靖七年(1528)置,属思恩府。治所即今广西平果县北下旺。后废。
龙潭土司
土司名。原为龙潭安抚司,清初改置。治今湖北咸丰西北。土官田姓。居民主要为土家族。雍正十三年(1735)改流,废入咸丰县。
德格土司传
书名。清德格地方僧人强巴衮噶坚赞撰。全书五十六叶。道光四年(1824,一说八年)成书。作者原为第十五世德格土司,中年出家,任德格更庆寺主,搜集有关其家世的史料,撰成此书。上起其先祖禄东赞长子绛巴贝避祸至康区,下迄其本人,共四十五世,历述该家族首领在德格地区的政教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