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回纥
回纥十一部
指回纥汗国所居部落,即回纥、仆固、浑、拔曳固、同罗、思结、契苾、阿布思、骨仑屋骨等九部。又称外九族。再加新归属的拔悉蜜、葛逻禄二客部,合称十一部。
回纥英武威远毗伽可汗碑
古突厥碑刻。又称葛勒可汗碑或磨延啜碑。1909年兰司铁(G.J.Ramstedt)发现于蒙古色楞格河及希乃乌苏湖附近。突厥文,共四十九行,破损严重,为回纥汗国第二代可汗之记功碑,约立于唐乾元二年(759)。叙述汗国历史和碑主生平。谓其父(骨咄禄毗伽阙可汗,即怀仁可汗)曾派他为千夫
回纥
古族名。维吾尔族的唐代译名。源出丁零。北魏时称袁纥,隋时改称韦纥。贞元四年(788)自请改称回鹘。原居鹿浑海(鄂尔浑谷口),渐辗转迁徙于色楞格、土拉、鄂尔浑三水之间,历臣于柔然、突厥、薛延陀。贞观二十一年(647)首领吐迷度率众归唐,唐以其地置瀚海都督府,拜吐迷度为都
十姓回纥
十姓回纥的词语属性 拼音sh xng hu h拼音字母shi xing hui he拼音首字母sxhh 十姓回纥的百科含义 十姓回纥,古代回纥人关于其先世社会的历史传说。与九姓回纥并列。据波斯历史学家拉施特编写的《史集》第三编“畏兀儿部落”所载:哈剌和林附近有两座山,一座名为不黑刺秃一不
回纥
回纥的词语属性 拼音hu h拼音字母hui he拼音首字母hh 回纥的词语解释回纥[ hu h ] 古族名。原游牧于今鄂尔浑河流域。至7世纪初,始称回纥。唐天宝三年(744)建汗国于今鄂尔浑河流域,与唐保持友好和从属关系。贞元四年(788)改称回鹘(hú)。开成五年(840)汗国灭后
回纥承宗
【介绍】: 唐时回纥酋长。唐设瀚海都督府,玄宗开元中承宗受都督号统回纥。初王君微时,为回纥人所轻。至开元中为河西节度使,回纥人怏怏,耻在其麾下。君诬其有潜谋,玄宗使中使往按问之,回纥等竟不得理,于是承宗长流瀼州。
回纥怀信可汗
【生卒】:?-805 名骨咄禄,初为回纥国相,奉诚可汗卒后,被国人推立。唐遣使册为腾里逻羽录没密施合禄胡毗伽怀信可汗。(,参见《新唐书》217上/6126)
回纥奉诚可汗
【生卒】:?-795 名阿啜,忠贞可汗幼子,其父被杀后为臣属拥立,唐册为奉诚可汗。国权柄于将相之手。(,参见《新唐书》217上/6125)
回纥忠贞可汗
【生卒】:?-790 名多逻斯,武义可汗子,嗣父位,唐册为忠贞可汗,不久为其弟篡杀。(,参见《新唐书》217上/6124)
回纥武义可汗
【生卒】:?-789 名顿莫贺,初为英义可汗宰相,建中元年劝阻英义侵唐不听,遂杀而自立。遣使入朝,唐封为武义成功可汗。贞元三年娶唐咸安公主,次年又被封为长寿天亲可汗。(,参见《新唐书》217上/6121)
回纥英义可汗
【生卒】:?-780 即登里可汗,英武可汗子,因太子叶护被杀得继父位。助唐平安庆绪、史朝义,收复洛阳,平定河北。唐封为英义建功毗伽可汗。登里恃功,屡遣使以马和市缯帛。后为其宰相顿莫贺达干所杀。(,参见《新唐书》217上/6117)
回纥英武可汗
【生卒】:?-759 即葛勒可汗。名磨延啜,怀仁可汗子,嗣父位。助唐平安史之乱,收复两京。娶宁国公主为可敦,唐封为英武威远毗伽可汗。(,参见《新唐书》217上/6116)
回纥怀仁可汗
【生卒】:?-747 名骨力裴罗。天宝初统一九姓诸部,辖境东至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自称骨咄禄毗伽阙可汗,后被唐封为怀仁可汗。(,参见《新唐书》217上/6114)
回纥滕里野合俱录毗伽可汗
【生卒】:?-808 怀信可汗死后嗣其位。唐遣使册封其号。(217上/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