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回回
回回国子监
学校名。元代设置,教授亦思替非文字。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始置回回国子学,寻罢。仁宗延祐元年(1314),复置回回国子监,后定学官及生员五十余人,官给廪膳,培养波斯文的译史人员。
回回国子学
见“回回国子监”。
回回司天监
官署名。元代始置,世祖至元八年(1271)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始立回回司天台,从五品,以回回星历学者札马鲁丁为提点。皇庆元年(1312)改回回司天台置,升正四品,设提点、监、少监、监丞等官,掌回回人观测天象,编制回回历。属员有教授及天文、算历、三式、测验
蓝帽回回
亦称青回回。元明时期对移居中国的犹太人称呼。犹太人于北宋中叶以后从印度孟买等地移居开封,信犹太教。据明弘治二年(1489)《重建清真寺记》碑载,犹太教徒于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在开封创建寺院。元至元十六年(1279)重建清真寺。因与回回人不食猪肉、行割礼、每日礼拜等习
老回回
即“马守应”。
大都回回药物院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置,秩从五品,掌回回药事。至治二年(1322),划隶广惠司下。置达鲁花赤一员,大使二员,副使一员。
回回炮手军匠上万户府
官署名。元统领回回炮手及军匠的机构。至元十一年(1274),置回回炮手总管府。十八年,括散居各地的回回炮手,悉令赴汴梁(今河南开封)屯田,并立回回炮手都元帅府统领。二十二年改为回回炮手军匠上万户府,秩正三品。置达鲁花赤、万户、副万户等官。下辖千户所三翼。
回回
①元康里人,字子渊。平章政事不忽木之子。成宗时为宿卫,升太常寺少卿。武宗时历任大司农卿,山南、淮西、河南廉访使等职,有政绩。泰定时,官至翰林侍讲学士、江浙行省右丞。文宗时任宣政院使。与弟巎巎均有名于时。②泛指回族,或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和国家,亦指伊斯兰教。北
回回药方
书名。记录回回医药方剂。著者及成书年代不详。传为明代抄本。药物名称旁注波斯文。原书三十六卷,今北京图书馆仅存目录卷下及第十二、三十、三十四等残卷共四册。内容包括内科、妇科、儿科、正骨、针灸及药物和制剂学等。
回回民族
见“回族”。
回回蕃客
宋元时对来华的伊斯兰教商人、使者之称谓。多留居于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扬州、长安(今西安)、开封、洛阳等地。广州、泉州等港埠为其集居之处,被称为蕃坊。宋朝于蕃坊设蕃长司,置都蕃长,由政府选择侨蕃中有资望者充任。主要职责为办理蕃商词讼及招徕蕃商。蕃客
回回馆
官署名。明清翻译阿拉伯语言文字的机构。明永乐五年(1407)置,隶翰林院,设译字生、通事以掌其事。弘治七年(1494),改隶太常寺。清初沿置,初隶翰林院,乾隆十三年(1748)省并入礼部。
回回军
指蒙元时期被签发服役和选自各部落的士兵混合编入探马赤军的回回军士。亦指由回回军匠组成的军队,如至元十一年(1274)成立的炮手总管府,及二十二年改置的回回炮手军匠上万户府所辖的回回军士。
回回炮
又名西域炮、巨石炮、襄阳炮。是一种以机抛石,用于战争攻守的武器。中古 时,波斯、阿拉伯等伊斯兰教国家之抛石机砲十分发达,能发射八百磅重巨石。元世祖时召回回人阿老瓦丁和亦思马因督造,并教回回军士演习,于至元十年(1273),用之于攻克樊城、襄阳。南宋亦曾仿制,并用
回回科
天文机构名。全称回回历科。为明代钦天监中四科之一。起源于元代的回回司天台。洪武元年(1368),仿元制,在南京设立司天监和回回司天监。三年将司天监改称钦天监,下设天文、漏刻、大统历、回回历四科。回回历科单独编印回历历书,并将推算结果供《大统历》参用。回回司天监则
回回寺
元代对伊斯兰教寺院的俗称。又称礼拜寺。译语称密昔吉。
青回回
见“蓝帽回回”。
回回名
回回名的词语属性 拼音hu hu mng拼音字母hui hui ming拼音首字母hhm 回回名的百科含义 回回名又称经名。通用汉语的回回等族的传统习俗,在婴儿出生后,除本人的汉姓名之外,再起一个阿拉伯语的名字,以表明其穆斯林身份,并在某些宗教活动的场合中使用。
蓝帽回回
蓝帽回回的词语属性 拼音ln mo hu hu拼音字母lan mao hui hui拼音首字母lmhh 蓝帽回回的百科含义 蓝帽回回,早期生活在中国的犹太人,由于犹太人经常戴着一顶蓝色的小帽子,所以有被称为蓝帽子回回,或蓝帽回回。
回回药房
回回药房的词语属性 拼音hu hu yo fng拼音字母hui hui yao fang拼音首字母hhyf 回回药房的百科含义 《回回药房》是元代佚名编著的一部方书类中医著作,原三十六卷,约成书于元至正二十八年(1367)。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