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商鞅变法搬木头
商鞅变法搬木头的故事 战国时期,商鞅来到秦国,积极推行变法,但他当时唯恐老百姓不信,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命人在都城的一个城门前,放了一根高三丈长的木柱,并到处张贴告示:“谁能把城门前那根木头搬走,官府就赏他五十金。” 老百姓看到告示后议论纷纷。
商鞅守诺
《商君书》记载,商鞅准备在秦国变法,制定了新的法律。为了使百姓相信新法是能够坚决执行的,他便在京城南门口树了一根大木,对围观者说:“谁要能将这跟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就赏他五十两银子!”大多数人都不相信有这等好事,恐怕商鞅的许诺不能兑现。  就在大家犹豫不决时
人生故事《商鞅守诺》
   《商君书》记载,商鞅准备在秦国变法,制定了新的法律。为了使百姓相信新法是能够坚决执行的,他便在京城南门口树了一根大木,对围观者说:“谁要能将这跟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就赏他五十两银子!”大多数人都不相信有这等好事,恐怕商鞅的许诺不能兑现。 就在大家犹豫不
商鞅
战国时卫国人,公孙氏,名鞅,亦称卫鞅、公孙鞅、商君鞅、商君。少好刑名之学。初为魏相公孙痤家臣,痤死,西入秦以强国之术游说秦孝公,得孝公信任。从孝公六年(前356,一说三年)起任左庶长,实行变法(参见“商鞅变法”)。十年,迁大良造。二十二年,率师攻魏,大破魏军,俘
商鞅变法
战国时秦国进行的政治、经济改革。秦孝公即位后,痛感国势积弱,诸侯卑秦,乃发愤图强,广求贤才。秦孝公六年(前356,一说在三年),任用商鞅,主持变法,主要内容为:编造户籍,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实行连坐法,告奸者赏,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降敌同罚,实行轻罪重
商鞅方升
亦称商鞅铜量。战国时秦国量器。传世品。长方形有柄。实测通柄长18.7厘米,内口长12.4774厘米,宽6.9742厘米,深2.323厘米,容积为202.15立方厘米。升的三边与底部皆刻有铭文。左边铭三十二字:“十八年,齐䢦(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
商鞅立木
商鞅立木的词语属性 拼音shng yng l m拼音字母shang yang li mu拼音首字母sylm 商鞅立木的百科含义 商鞅立木建信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国都的一个事件。当时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怕民众不信任,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说: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所有民
商鞅之死
商鞅之死的词语属性 拼音shng yng zh s拼音字母shang yang zhi si拼音首字母syzs 商鞅之死的百科含义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华夏族,战国时期卫国(今河南省濮阳市人),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姬姓,卫氏,名卫鞅。因卫鞅本为卫国公族之后,故又称公孙鞅。
商鞅南门立木
商鞅南门立木的词语属性 拼音shng yng nn mn l m拼音字母shang yang nan men li mu拼音首字母synmlm 商鞅南门立木的百科含义 孝公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商鞅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变法内容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开始
商鞅传奇
商鞅传奇的词语属性 拼音shng yng chun q拼音字母shang yang chuan qi拼音首字母sycq 商鞅传奇的百科含义 《商鞅传奇》是1997年上海有线电视台发行的一部22集古装电视剧,由周晓文导演、冉成淼编剧、周里京、李冰冰、伊春德、戈治均等主演。该剧主要讲述了春秋末年卫国贵族后
商鞅
【生卒】:约前390—前338 公孙氏,名鞅。卫国公族的后代,亦称卫鞅。少好刑名之学,初为魏相公叔座家臣。后入秦以富国强兵之道说秦孝公,被任为左庶长。于前356年(一说前359)实行变法,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改革旧的制度。旋升大良造。前350年将国都由雍迁至咸阳,进一
商鞅
【生卒】:约前390—前338【介绍】: 即公孙鞅,亦称卫鞅。战国时卫国人。在秦以战功封于商,亦称商鞅、商君。少好刑名之学,初为魏相公叔痤家臣。痤死,入秦,初任左庶长,实行变法,取消分封制和世袭制。令民为什伍,有罪连坐;有军功受爵,私斗者判刑;耕织得粟帛多者免徭
商鞅
【生卒】:约前390—前338【介绍】: 即公孙鞅,亦称卫鞅。战国时卫国人。在秦以战功封于商,亦称商鞅、商君。少好刑名之学,初为魏相公叔痤家臣。痤死,入秦,初任左庶长,实行变法,取消分封制和世袭制。令民为什伍,有罪连坐;有军功受爵,私斗者判刑;耕织得粟帛多者免徭
商鞅
【生卒】:约前390—前338 公孙氏,名鞅。卫国公族的后代,亦称卫鞅。少好刑名之学,初为魏相公叔座家臣。后入秦以富国强兵之道说秦孝公,被任为左庶长。于前356年(一说前359)实行变法,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改革旧的制度。旋升大良造。前350年将国都由雍迁至咸阳,进一
《商鞅徙木》来历意思解释
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商君者,卫之诸庶蘖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秦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