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唐书宰相世系表订讹
书名。清沈炳震撰。十二卷。炳震以是表所列官爵谥号,漏略错误,庞杂混乱。乃取经史所载,可为援据者,详为校正,别为一册。然唐人文集碑刻可资考证者甚多,未尝引用,故钱大昕于跋中深为不满。
唐书
书名。(1)一作《唐史》。唐韦述撰。一百三十卷。初吴兢撰《唐史》,自创业迄于开元,凡一百一十卷。述因兢旧本加以笔削,删去《酷吏传》,撰定纪、志、列传一百一十二卷。肃宗至德、乾元以后,史官于休烈又增《肃宗纪》二卷,而史官令狐峘等复于纪、志、列传后随篇增辑,不加
补注唐书
书名。宋李绘撰。二百二十五卷。已佚。
新唐书
书名。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二百二十五卷。由于《旧唐书》颇受时论讥议,宋仁宗因命欧阳修、宋祁重撰。编撰时间约始于仁宗庆历四年(1044),至嘉祐五年(1060)成书。欧阳修撰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宋祁撰列传一百五十卷。记唐二十一帝二百九十年历史,多据《旧唐书》
续唐书
书名。清陈鳣撰。七十卷。纪传体五代历史,其中纪七卷,表四卷,志十卷,世家十三卷,传三十六卷。陈鳣以朱梁“大逆无道”,后唐虽出朱邪,然本于懿宗赐姓为李,庄宗复奉天祐年号,至二十年立庙太原,合唐高祖、太宗、懿宗、昭宗为七庙,唐亡而实存;南唐为宪宗五代孙建王之玄
唐书直笔
书名。北宋吕夏卿撰。四卷。夏卿于仁宗朝预修《新唐书》,此乃其在书局时所作。前三卷论纪、传、志及旧史繁文缺误,第四卷为新例须知,发挥体例,颇为精核。但考之新书,有合有不合。可见欧阳修、宋祁当时自有取舍,不尽如夏卿建议。
旧唐书校勘记
书名。清罗士琳、刘文淇同订。六十六卷。参加校勘者尚有陈立、刘毓崧。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刻《旧唐书》,与影宋本相校,多有不同。是书以宋人所引《旧唐书》为主,参考刘昫所本之书及《唐六典》、《唐会要》、《通典》、《通考》、《廿二史考异》、《十七史商榷》、《陔余丛
旧唐书逸文
书名。清岑建功辑。十二卷。南宋以后,《旧唐书》渐少流传,至明嘉靖时,藏书之家已罕有足本,闻人诠汇集诸家之书补缀而成的刻本,其中已有残缺,而他书所引《旧唐书》与其本不同处颇多,显为逸文。岑氏以《太平御览》为主,辅以《太平寰宇记》、《通鉴考异》等,从中拾辑逸文
旧唐书
书名。五代后晋官修。二百卷。记载唐代历史。纪传体。其中本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列传一百五 十卷。天 福 六 年(941)开始修撰,开运二年(945)完稿,以赵莹、张昭远、贾纬、赵熙等人用力最多。成书时刘昫正以宰相监修国史,由他进呈,故题刘昫撰。初称《唐书》,后为区别于欧阳
唐书魏郑公传注
书名。清王先谦编辑。一卷。魏征一生事迹颇多,记载其史实的有王方庆《魏郑公谏录》及王先恭校注《魏郑公谏录》、翟思忠《魏郑公谏续录》、王先恭《魏文贞公故事拾遗》等。王先谦将新、旧《唐书魏征传》汇合,以新书为主,附以旧书,鳞接排比,两书得失便于了解。又据《唐律疏
唐书列传辩证
书名。宋汪应辰撰。二十卷。专取《新唐书》列传所记,随事辩证,不及纪、志。
新唐书
新唐书的词语属性 拼音xn tng sh拼音字母xin tang shu拼音首字母xts 新唐书的词语解释新唐书[ xn tng sh ] 史书名。宋欧阳修、宋祁等撰。共二百二十五卷,包括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行文记事较《旧唐书》简略,但补正了前书的若干舛漏,还增加了以往
旧唐书
旧唐书的词语属性 拼音ji tng sh拼音字母jiu tang shu拼音首字母jts 旧唐书的百科含义 《旧唐书》,“二十四史”之一。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