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吏目
官名。金朝始置,为首领官。掌案牍和管辖吏员,负责处理官府内部具体公事。元朝沿置,亦为首领官。中下州地方官府中设一至二名,为流外职,任满可升为都目。例由路总管府、府、州司吏考满升入。明朝地方各州设,为州之属官,从九品。掌刑狱及官署内部事务,若州无同知、判官,
土吏目
官名。明清土官名号之一。文职。广西、贵州等省设有,设于州或土州内。从九品。有自己所管辖之地区,受地方官约束。世袭,其承袭事隶吏部。详“土官”。文职土官名。清制,贵州省一人,置于黄平州重安司。
太医院吏目
官名。明、清太医院所属之医官。各精一科,专为皇帝、后妃等治疗疾病。明洪武十四年(1381)设,一人,从九品。隆庆五年(1571)定设十人。清顺治元年(1644)沿置,初为三十人,后为二十六人,皆汉员。七品、八品各十三人。由医士升补。伎术官。明清置,属太医院,掌医疗之事。明制
太医院豫授吏目
官名。清初太医院所属之医官。职掌同吏目。顺治元年(1644)设,定十人,皆汉员。十八年省。康熙九年(1670)复故,三十一年又省。
长官司吏目
吏名。据《清朝文献通考职官考》记载,贵州省有府属长官司吏目四人。参见“吏目”。
吏目
官名。(1)金代始置,为首领官,掌案牍和管辖吏员,负责处理官府内部具体事务。元沿置,中下州地方官府设一至二人,为流外职。例由路总管府、府、州司吏考满升入,可升为都目。(2)明代地方各州置,从九品,掌刑狱及官署内部事务。州若无同知、判官,则分理州事。太常寺牺牲所、
土吏目
官名。明清土官名号之一。文职。广西、贵州等省置,设于州或土州内。从九品。有自己所管辖之地区,受地方官约束。世袭,其承袭事隶吏部。
吏目
吏目的词语属性 拼音l m拼音字母li mu拼音首字母lm 吏目的词语解释吏目[ l m ] 古官名。元 于儒学提举司及各州设吏目为参佐官。明 之翰林院、太常寺、太医院,留守、安抚、招讨、市舶、盐课诸司及都指挥司、各长官司、各千户所、各州均有设置。清 唯太医院、五城兵马司及各州
太医院吏目
太医院吏目的词语属性 拼音ti y yun l m拼音字母tai yi yuan li mu拼音首字母tyylm 太医院吏目的百科含义 太医院吏目,明、清两代医官名。明代太医院内一般设吏目十人,其职位一般在院使(五品、御医(八品)之下、医士(不入流)之上。官阶一般为从九品,院判(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