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司徒
都右司徒
官名。战国置。《古玺汇编》第二一号:“囗都右司徒”。
壁司徒
官名。春秋时齐国置。军吏。主垒壁之事。《左传成公二年》: “齐侯以为有礼,既而问之,辟(壁)司徒之妻也。”杜预注: “辟司徒,主垒壁者。”
锐司徒
官名。春秋时齐国置。盖主管锐(矛)类兵器。《左传成公二年》: (保者)曰: “锐司徒免乎?杨伯峻注: “锐是古代矛类兵器,”“‘锐司徒’或是主管此种兵器之官。”武官名。春秋时齐国设置,见《左传成公二年》。集解:“锐司徒,主锐兵者。”
卫军司徒
武官名。辽置, 见“卫军司”。
左右司徒
官名。即左司徒、右司徒。掌百姓教化。《管子五行》:“天子出令,命左右司徒、内御,不诛不贞,农事为敬。”
北护卫司徒
官名。辽置,见“北护卫府”。
检校司徒
官名。宋设此加官,散官无职事;而地位高于正职。见《宋史职官九检校官》。
司徒大夫
官名,西汉末年王莽置,秩比二千石,掌谏司过失,为五谏官之一。见《汉书王莽传》。参看“司中”条。
北院司徒
官名。辽朝北大王院官员,在北院太保下。原称北院梯里己 (即惕隐) ,太宗会同元年(938)改称司徒。
司徒左西属
官名。晋代置,司徒府僚属,参掌左西曹。多以“夷雅有才识”之士充任(《晋书荀组传》)。南朝沿置。陈六品。
司徒左西掾
官名。晋代置,司徒府僚属,掌左西曹。多以文史之士充任。南朝沿置。梁八班,陈六品。
都司徒
官名。战国置。掌都邑土地人民政教的长官。《古玺汇编》第一三号:“平阴都司徒。”
右司徒
见“左司徒”。
少司徒
清代仓场侍郎之别称。
都右司徒
官名。战国置。《古玺汇编》第二一号:“□都右司徒。”
大司徒
官名。(1)相传为周天子执政三官之一。《礼记王制》:“百官各以其成,质于三官。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以百官之成,质于天子。”(2)春秋战国置,宋国为六卿之一,执国政;鲁国亦称大左司徒。(3)《周礼》六卿之一,为地官之长,掌国家土地图籍、户口,管理土地使用、诸侯封邑
司徒长史
官名。东汉始置,员一人,秩千石。为司徒府僚属之长,佐司徒总管府内诸曹,亦参预政务。三国魏以后分置左、右长史。
司徒
官名。(1)掌管民户、土地、徒役的辅政大臣。相传商代已置,为天子五官之一。西周为三公之一,金文又作“司土”。《周礼》中列为六卿之一,掌地官。春秋战国沿置,位列卿。时又有大司徒、都司徒、左司徒、右司徒等名。(2)三公之一。东汉建武二十七年(51),改大司徒为司徒,与太
左司徒
官名。春秋战国置左、右司徒。掌民众百姓教化。《管子五行》:“天子出令,命左右司徒内御,不诛不贞,农事为敬。”战国铭刻有左司徒、右司徒、大司徒等职官名,见《古玺汇编》第二十号。参见“司徒”。
司徒家族
司徒家族的词语属性 拼音s t ji z拼音字母si tu jia zu拼音首字母stjz 司徒家族的百科含义 司徒氏是广东开平的望族,在中国近代史中曾涌现过一批出自于这个侨乡之地的司徒姓氏名人,其中有致公党创始人司徒美堂,中国著名纪实记者沙飞(司徒传)等。司徒家族在中国近现代艺术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