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宣和博古图
书名。又称《博古图》。宋徽宗赵佶敕编。三十卷。成于宣和五年(1123)以后。一说始修于大观初,宣和间重修。著录当时宣和殿所藏古代铜器。共分二十类,八百三十九件。每类有总说,每器皆摹绘图形、款识,记载大小、容量、重量,并附考证。所绘图形较精确,注明比例。其考证亦精
藏宝古图
藏宝古图的词语属性 拼音cng bo g t拼音字母cang bao gu tu拼音首字母cbgt 藏宝古图的百科含义 小说类型盗墓探险内容简介俗话说-好奇害死猫,这人就是知道是危险也要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宝藏,一直都是人们渴望的,他可以让人一夜暴富,即使危险重重,也会不断有人去陷入,丧失人性
围炉博古图
围炉博古图的词语属性 拼音wi l b g t拼音字母wei lu bo gu tu拼音首字母wlbgt 围炉博古图的百科含义 《围炉博古图》是南宋刘松年的作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尤求品古图轴
尤求品古图轴的词语属性 拼音yu qi pn g t zhu拼音字母you qiu pin gu tu zhou拼音首字母yqpgtz 尤求品古图轴的百科含义 《尤求品古图轴》是明代画家尤求创作的一幅纸本墨笔画。
三古图
三古图的词语属性 拼音sn g t拼音字母san gu tu拼音首字母sgt 三古图的百科含义 题名责任者 San gu tu 三古图 Qianlong ren shen [1752] 乾隆壬申 [1752] 其他题名 丛编题名 子目 1-26. Yi zheng tang chong xiu xuanhe bo gu tu : 30 juan / Wang Fu deng zhuan -- 27. Yi z
骊山吊古图轴
骊山吊古图轴的词语属性 拼音l shn dio g t zhu拼音字母li shan diao gu tu zhou拼音首字母lsdgtz 骊山吊古图轴的百科含义 纸本。设色。图中骊山耸秀,清溪流玉。在苍松掩映中,殿阁峥嵘,长廊复道逶迤,中有宫人活动。近处宫阙旁有人小憩,似在侯驾。此图章法严谨,景物安排
博古图
博古图的词语属性 拼音b g t拼音字母bo gu tu拼音首字母bgt 博古图的百科含义 博古是杂画的一种,后人将图画在器物上,形成装饰的工艺品,泛称“博古”。如“博古图”加上花卉、果品作为点缀而完成画幅的叫“花博古”。 北宋大观宋徽宗命大臣编绘宣和殿所藏古器,修成《宣和博
积古图
积古图的词语属性 拼音j g t拼音字母ji gu tu拼音首字母jgt 积古图的百科含义 积古图》为手卷装,通长2640厘米,高38厘米,引首卷端翁方纲隶书题"积古图"三大字,右钤"长毋相忘"印,落款"嘉庆癸亥夏六月朔为云台中丞题并记于后北平翁方纲",下钤"潭溪"、"翁方纲"印。其后是工
情殷鉴古图
情殷鉴古图的词语属性 拼音qng yn jin g t拼音字母qing yin jian gu tu拼音首字母qyjgt 情殷鉴古图的百科含义 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情殷鉴古图》描绘道光皇帝静坐于洞石之上,手执史书《古史辑要》,目视前方,若有所思,背后翠竹掩映,意境幽静恬淡,充分说明道光皇帝向往
古图索
古图索的词语属性 拼音g t su拼音字母gu tu suo拼音首字母gts 古图索的百科含义 意大利画家 。1912 年 1月2日生于西西里的巴格利亚 ,卒于1987年1月17日。
宋杜菫玩古图
宋杜菫玩古图的词语属性 拼音sng d jn wn g t拼音字母song du jin wan gu tu拼音首字母sdjwgt 宋杜菫玩古图的百科含义 《宋杜菫玩古图》是明代杜堇创作的一幅中国古画。「玩古图」为双拼巨幅,原画可能曾被裱装成屏风形式,一如画中所见的立屏。主题除了鉴赏古器,也在描写琴
明粤绣博古图
明粤绣博古图的词语属性 拼音mng yu xi b g t拼音字母ming yue xiu bo gu tu拼音首字母myxbgt 明粤绣博古图的百科含义 《明粤绣博古图》是明代的粤绣创作的一幅杂画,现藏地是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杜堇玩古图
明杜堇玩古图的词语属性 拼音mng d jn wn g t拼音字母ming du jin wan gu tu拼音首字母mdjwgt 明杜堇玩古图的百科含义 《玩古图》是明代画家杜堇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中内容十分丰富,正中间有两名男子,一主一客,王人坐在正面圈椅上,并且一腿盘坐着
宣和博古图
宣和博古图的词语属性 拼音xun h b g t拼音字母xuan he bo gu tu拼音首字母xhbgt 宣和博古图的百科含义 《宣和博古图》是宋代王黼所著的金石学著作。由宋徽宗敕撰,三十卷。大观初年(1107)开始编纂,成于宣和五年(1123)之后。该书著录了宋代皇室在宣和殿收藏的自商代至唐
崆古图
【生卒】:?——1685 姓栋鄂。舒里浑之弟。初任甲喇额真,后袭兄世职。顺治时曾从靖南将军陈泰征福建。康熙十三年(1674)讨伐三藩叛军,转战江西、湖南。复彭泽、宜黄、萍乡、武冈诸州县。康熙二十四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