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受降
西受降城
古城名。唐三受降城之一。景龙二年(708)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筑。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东南乌加河(古黄河)北岸。开元初为黄河冲毁,开元十年(722)于城东别筑新城。景龙二年至开元二年安北都护府、乾元元年(758)至兴元元年(784)镇北都护府,均治于此。乾元后移天德军于此。元和八
中受降城
唐三受降城之一。本拂云祠所在,景龙二年(708)朔方总管张仁愿筑城。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黄河北岸。自开元二年(714)至天宝八载(749),为安北都护府治所。
东受降城
唐三受降城之一。景龙二年(708)张仁愿于黄河北岸筑,隔河与胜州相对,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南。宝历元年(825)徙置绥远烽南,即今托克托城。
受降城
①西汉太初元年(前104)为接受匈奴投降,武帝令将军公孙敖所筑。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东阴山北。②唐景龙二年(708)张仁愿于黄河以北筑三受降城,首尾相应,用以防御突厥的侵扰。中受降城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东受降城在今托克托县南,黄河北大黑河东岸,西去中受降城三百里(唐制
三受降城
见“受降城②”。
受降前夕
受降前夕的词语属性 拼音shu xing qin x拼音字母shou xiang qian xi拼音首字母sxqx 受降前夕的百科含义 《受降前夕》由周琦、马德林联合执导,宋禹、牛军、黄精一、黎心韵等领衔主演,讲述的是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录下了停战诏书,日本少壮派好战分子企图对在芷江的洽降仪
漯河受降亭
漯河受降亭的词语属性 拼音t h shu xing tng拼音字母ta he shou xiang ting拼音首字母thsxt 漯河受降亭的百科含义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漯河作为全国16个受降区之一接受日军官兵的投降。当年漯河民众为了铭记这一重大事件,教育子孙后代勿忘国耻发愤图强,要求修建碑
受降楼
受降楼的词语属性 拼音shu xing lu拼音字母shou xiang lou拼音首字母sxl 受降楼的百科含义 受降楼,在咸兴北道钟城郡钟城邑,西临图们江,东靠钟城金山的三层木构楼阁。据传,受降楼原称“雷天阁”,1608年(朝鲜朝宜祖41年)曾在这里接受入侵的北方异族的投降,从此把雷天阁改
中受降城
中受降城的词语属性 拼音zhng shu xing chng拼音字母zhong shou xiang cheng拼音首字母zsxc 中受降城的百科含义 唐王朝建立后,为了抗击突厥,在今内蒙古地区的黄河以北、阴山以南兴修了三座受降城,作为屯兵驻守的军事据点。其中东受降城城址在今托克托县托克托城的大皇城,
南京受降
南京受降的词语属性 拼音nn jng shu xing拼音字母nan jing shou xiang拼音首字母njsx 南京受降的百科含义 1945年蒋介石指派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代表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在南京接受侵华日军投降。
受降城北之战
受降城北之战的词语属性 拼音shu xing chng bi zh zhn拼音字母shou xiang cheng bei zhi zhan拼音首字母sxcbzz 受降城北之战的百科含义 汉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浞野侯赵破奴为接应欲降汉之匈奴左大都尉在受降城(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东)附近与匈奴的作
芷江受降
芷江受降的词语属性 拼音zh jing shu xing拼音字母zhi jiang shou xiang拼音首字母zjsx 芷江受降的百科含义 芷江受降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正式投降之前,派出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作为受降使节,在此地与中国陆军相关高级参谋人员商定日军向中国军民投降的
跨国受降
跨国受降的词语属性 拼音ku gu shu xing拼音字母kua guo shou xiang拼音首字母kgsx 跨国受降的百科含义 跨国受降是中国战区16个受降区中的一个境外受降区。越南北部受降区是中国战区16个受降区中的一个境外受降区,因此历史上又称入越受降为“跨国受降”。
受降城
受降城的词语属性 拼音shu xing chng拼音字母shou xiang cheng拼音首字母sxc 受降城的词语解释受降城[ shu xing chng ] 城名。 受降城的详细含义 城名。汉唐筑以接受敌人投降,故名。汉故城在今内蒙古乌拉特旗北;唐筑有三城,中城在朔州,西城在灵州,东城在胜州。《史记匈奴
受降
受降的词语属性 拼音shu xing拼音字母shou xiang拼音首字母sx 受降的词语解释受降[ shu xing ] 接受敌方投降。 受降的百科含义 受降,汉语词语,意思是接受敌方投降。 受降的详细含义 接受敌人投降。《后汉书朱祐传》:“大司马吴汉劾奏祐废詔受降,违将帅之任,帝不加罪。”
三受降城
三受降城的词语属性 拼音sn shu xing chng拼音字母san shou xiang cheng拼音首字母ssxc 三受降城的百科含义 唐景龙二年(708年)张仁愿筑,均在河套的黄河北岸,西受降城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狼山口南,中受降城在今包头西,东受降城在今托克托南。
《受降城》来历意思解释
《史记.匈奴列传》:“是岁,汉使贰师将军广利西伐大宛,而令因杅将军敖筑受降城。……初,汉闻此言,故筑受降城。”汉武帝击败匈奴后,曾在北方边境筑受降城,接受匈奴贵族的投降。唐中宗时,张仁愿也在黄河以北筑起三座受降城,有效地防御了突厥贵族的侵扰。后来就以此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