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伊犁参赞大臣
官名。清置,见“伊犁将军”。
三等参赞
官名。清朝三等出使大臣之属官,正五品。佐出使大臣办理交涉事务。参见“参赞”。
参赞大臣
官名。(1)清管理新疆和外蒙古地区军政事务的大员。其地位略次于驻防将军。伊犁将军和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之下均设参赞大臣,以“佐画机宜”。塔尔巴哈台、科布多和喀什噶尔则专设参赞大臣。(2)清政府有重大军事行动,统帅之下往往派参赞大臣,以赞襄军务,分统军队。
参赞厅
官署名。清末筹办海军事务处所属之机构。宣统元年(1909)设。掌处内一切文牍庶务。置参赞一员掌厅事。辖秘书、庶务二司。二年,改秘书司为军枢司,庶务司为军储司。同年并入海军部。
参赞军事
官名。南宋御营使、都督、宣抚使等高级属官,参预军事谋划。
总理各回城事务参赞大臣
即“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
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
官名。又名总理回部大臣、回疆总理大臣或总理各回城事务参赞大臣。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设。驻喀什噶尔(今喀什),称喀什噶尔参赞大臣。辖新疆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乌什、阿克苏、库车、喀喇沙尔等城办事,领队大臣并军政事务。二十七年设伊犁将军后归其节制。三
乌什参赞大臣
见“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
喀什噶尔参赞大臣
见“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
参赞
官名。(1)明代凡以都御史巡抚兼理军务者,有总兵地方则加参赞名。(2)又称参赞官。清代出使大臣之属官。光绪元年(1875)始设。佐出使大臣办理交涉事务。后分三等,头等正三品,二等从四品,三等正五品,俱奏补。三十二年定员额,头等无定员,二等每使馆一人,三等八人,英、法、
科布多参赞大臣
官名。清代派驻科布多的军政长官。乾隆二十六年(1761)置。统掌外蒙古杜尔伯特、辉特、新土尔扈特、新和硕特、札哈沁、明阿特、额鲁特以及阿尔泰乌梁海等八部之军政。下设办事大臣一人佐之,并设笔帖式若干人办理所属事务。
伊犁参赞大臣
官名。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设。驻惠远城(今新疆霍城县境)。佐伊犁将军办理伊犁军政事务。不常简放。光绪十年(1884)新疆建省后裁撤。
叶尔羌参赞大臣
见“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
头等参赞
官名。清末头等出使大臣属官。正三品。佐出使大臣办理交涉事务。
领事参赞
领事参赞的词语属性 拼音lng sh cn zn拼音字母ling shi can zan拼音首字母lscz 领事参赞的百科含义 领事是指一国政府派驻另一国,维护本国利益,保护本国公民及法人合法权益的外交官员,驻外领事馆是其工作机构。领事官员是一国政府同居住在国外的本国公民的重要联系枢纽。驻
三等参赞
三等参赞的词语属性 拼音sn dng cn zn拼音字母san deng can zan拼音首字母sdcz 三等参赞的百科含义 三等参赞,官名。清朝三等出使大臣之属官,正五品。佐出使大臣办理交涉事务。
公使衔参赞
公使衔参赞的词语属性 拼音gng sh xin cn zn拼音字母gong shi xian can zan拼音首字母gsxcz 公使衔参赞的百科含义 有些国家在大使馆内的外交人员中授予公使衔,他与特命全权公使不同,其任命无需事先征得驻在国的同意。公使衔参赞的职位仅次于大使,高于一般参赞。
参赞大臣
参赞大臣的词语属性 拼音cn zn d chn拼音字母can zan da chen拼音首字母czdc
文化参赞
文化参赞的词语属性 拼音wn hu cn zn拼音字母wen hua can zan拼音首字母whcz 文化参赞的词语解释文化参赞[ wn hu cn zn ] 驻外使馆中负责同驻在国联系处理文化事务的高级外交官。 文化参赞的详细含义 驻外使馆中负责同驻在国联系处理文化事务的高级外交官。
商务参赞
商务参赞的词语属性 拼音shng w cn zn拼音字母shang wu can zan拼音首字母swcz 商务参赞的词语解释商务参赞[ shng w cn zn ] 使馆的组成人员之一。一国经济主管机关向驻在国派遣的外交官。职责是向本国主管机关报告有关驻在国的经济情况,准备贸易协定的签订工作并监督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