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参议
参议道
官名。清初,于各省布政使司置参议,分驻一定地区,为分守道,理粮谷。以其原职官秩分别系布政使参议衔,凡由科、道官补授道员者,即称为参议道,秩从四品。乾隆十八年(1753),废布政司参议衔,参议道之称即停用。
参议府
官署名。元置。属中书省,由参议中书省事主掌,管辖中书省左、右司与六部。朱元璋于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置,隶中书省。设参议、参军、断事官、断事、经历、知事。吴元年(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革。
参议厅
官署名。清末新设外交部、民政部、度支部、邮传部、陆军部等下属机构。用以掌管该部谋议之事,如议订本部法令、章程,核查文牍,研究调查本部所管事宜,编译有关书籍等。
参议
官名。宋设参议官,或名参议军事。为都督、制置使、招讨使、宣抚使、安抚使、镇抚使等属官,参预军事谋划,地位较参谋官低。又,南宋初修政局等亦有参议官。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于中书省置参议中书省事,为中书省参佐官首领,秩正四品,典掌左、右司文牍,总辖六部事务。其官
张参议耀卿纪行
书名。元张德辉撰。一卷。后人又称《塞北纪行》、《边堠纪行》、《岭北纪行》。记述元定宗二年(1247)赴召北上,至和林地区觐见忽必烈事。详记经历各地的道里、山川、人物、风俗,以及蒙古大汗驻帐情形。载入元王恽《秋涧文集玉堂嘉话》。明顾亭林《天下郡国利病书》收录。
礼部右参议
见“礼部左参议”。
礼部左参议
官名。清末礼部属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置。左、右各一人,正四品,简任。佐尚书、侍郎奉行典礼,审议各司重要事务,总核征收地租及一切公产等。宣统三年(1911),礼部改典礼院,遂省。
民政部参议厅
官署名。清末民政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一部谋议之事,议定本部法令章程。置左、右参议各一人,参事二人。下设则例局、统计处。
民政部参议
官名。清末民政部之职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巡警部参议设。正四品,左、右各一人。掌参议厅,任一部谋议之事。
外务部参议
官名。清末外务部职官。光绪二十七年(1901),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办章京设。正四品,左、右各一员,请简。掌审议法令。
商部左参议
官名。清末商部属官。光绪二十九年(1903)设,左、右各一人,正四品。简任。掌辅佐堂官,审核各司重要事务。三十二年,商部改农工商部,省。
商务右参议
见“商务左参议”。
参议中书省事
参议中书省事的词语属性 拼音cn y zhng sh shng sh拼音字母can yi zhong shu sheng shi拼音首字母cyzsss 参议中书省事的百科含义 参议中书省事,元官名。属中书省。主管中书省左右司文牍,参决军国重事。
参议
参议的词语属性 拼音cn y拼音字母can yi拼音首字母cy 参议的词语解释参议[ cn y ] 1.参与谋议:~国事。 2.官名。明代在布政使、通政使司下设参议一职,清代通政使司下也设参议。民国时期参议多为闲职。 参议的百科含义 官名,最早在明初中书省出现,参议府有参议官,洪武十三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