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参军
行参军
官名。三国至唐俱置。晋初制度,中央除拜者为参军,诸府自辟者为行参军。晋末以后行参军亦可除拜,唯品阶例低于参军。①三国蜀诸葛亮丞相府所置,无固定职掌。两晋、南朝、北魏、北齐公府、将军府、州府亦置,不署曹,员额不定。北魏从七品上至流外,北齐从七品至八品。隋朝王
运曹参军
官名。西晋末司马睿丞相府所置诸曹僚属之一,掌运曹。南朝宋省。官名。见“公府运曹”。
典兵参军
官名。典兵曹长官。参见“典兵曹”。官名。见“公府典兵曹”。
士曹行参军
官名。士曹长官。北魏置。初设若干员,宣武帝永平二年 (509) 并为一员,依所隶府的地位高低,自七品上至九品。东魏、北齐均置。北齐七品上至八品上。隋初亦置,王府诸州置者自七品上至从八品,上柱国、嗣王、郡王等府视正八品。隋高祖开皇三年 (583) 改为司士行参军。
士曹参军
官名。士曹长官。晋朝、南朝宋置。南朝宋七品。唐朝时为士曹参军事的省称。宋朝亦置。参见“士曹”。官名。北齐、唐、宋皆置,掌土功、公廨。见《新唐书百官四下王府官》。参看《隋书百官中》、《宋史职官六河南应天府》。
谘议参军
官名。梁、隋、唐、宋王府皆置谘议参军,掌谘谋众事。见《隋书百官上、下》、《新唐书百官四下王府官》,《宋史职官二亲王府》。
司骑参军
官名。即司骑参军事。
典客参军
官名。北魏置,属典客监。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九品中。后罢。
法曹参军
官名。法曹长官。西晋末丞相府置。东晋、南朝宋公府、将军府沿置。南朝宋七品。北宋仅置于开封府,正七品下,掌检定法律,审议、判决案件等,徽宗崇宁三年(1104)后无闻。又为“法曹行参军”、“法曹参军事”省称,参见各条。
法曹行参军
官名。法曹长官。南朝齐公府、将军府置,梁、陈沿置。梁三班至流外五班。陈八品至九品,又为尚书令、仆射子起家官之一。北魏、北齐公府、将军府、诸州府置。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定为七品上至九品,北齐七品上至八品上。隋朝置于亲王府、诸卫、诸州府,从七品至视从八
太府参军
官名。十六国前凉置。掌参议军务以及经济等其它政务,并可率军出征。参见“太府”。
参军长史
官名,三国蜀置,掌参军事及丞相府诸曹事。《三国志蜀书杨仪传》:“初,仪为先主尚书,琬为尚书郎,后虽俱为丞相参军长史。”
参军处
官署名。民国十七年设参军处,直属国民政府,设参军长和参军,由陆海军将官担任。参军处下设典礼局和总务局;典礼局负责阅兵、出兵、国庆和一切大典与接待外宾等;总务局负责国府警卫、军事报告、命令传达和举行纪念周等事。
六曹参军
官名合称。唐朝州府功、仓、户、兵、法、士等六曹参军事合称。宋朝为州府士、户、仪、兵、刑、工等六曹参军事合称。
参军督护
官名。东晋置,领营兵,有部曲。南北朝沿置,不领营兵。三公府、诸王府、持节都督府及将军开府皆置,地位较低,在长兼行参军之下。南朝梁列为流外官。官名。东晋始置,为领兵诸公的属官,本皆领营兵,有部曲,南朝宋时始不领营兵。《宋书邓琬传》有参军督护贾袭宗,属司徒府。
参军祭酒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中曹操置为丞相府僚属。以参军久次者为之,七品。官名,东汉末年曹操置,为丞相府属官,为参军之首,以年长任职时间长、有威望者任之,掌参谋军事。参看“参军”条。
参军都尉
官名。十六国汉石勒为镇东大将军时,以授张宾,领记室,位次司马,主持军政事务。见《晋书 石勒载记上》。
参军校尉
官名。三国吴孙权置。参议军事。吾粲自山阴令迁此。见《三国志吾粲传》。官名,东汉末年孙权置,掌领兵征伐、驻守或为将军参谋军事。《三国志吴书吾粲传》:“孙权为车骑将军,吾为主簿,出为山阴令,还为参军校尉。”
王府法曹参军事、行参军
官名。隋于诸王府置法曹行参军,唐代改为法曹参军事,置于亲王府,员额一人,秩正七品上,掌按讯、决刑。
王府水曹参军事、行参军
官名。北周始于诸王府置水曹参军,《周书艺术姚僧垣传》记僧垣子最,“授齐王宪府水曹参军,掌记室事。”隋于诸王府置水曹行参军。唐武德中复于亲王府置水曹参军事,员额二人,秩正七品下,掌舟船、渔捕、刍草。贞观中废,并其职于仓曹参军事。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