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卫所
羁縻卫所
官署名。明朝专指少数民族地区归附地区所置的卫所,包括都司。以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都督 都指挥、指挥、千百户、镇抚等,并赐给敕书印记。明代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以少数民族首领为其世袭长官,称都督、都指挥、指挥,千户、百户、镇抚等。
卫所
官署名。明朝军事机构卫和所的合称。明代军事机构名。设于京师和全国各地。数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一卫所辖有五千六百人,一个千户所辖一千一百二十人,一个百户所辖一百十二人。百户之下设总旗二人(每总旗辖五十人), 小旗十人(每小旗辖十人)。军士有军
羁縻卫所
地方机构名。明洪武、永乐间设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以当地首领为都督、都指挥、指挥、千百户、镇抚等官,赐给敕书印记,辖都司卫所,掌当地军民政事。所置官由各部族世袭,当地军政一听其管理。在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及卫所、地面、站等。在西北设赤斤蒙古、罕东、安定、阿瑞、哈
卫所
卫是卫指挥使司的简称,所即千户所和百户所。明初在京师和各地皆设卫所,屯田设防。数府划为一防区设卫,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大抵以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十二人为百户所。百户所设总旗二(每总旗辖五十人)、小旗十(每小旗辖十人)。卫所军士有军籍,世为军
卫所屯田
明清屯田之一种。明代始行卫所制,其军士按一定比例进行守城和屯种,时称军屯。清代则指由绿营兵屯种的明代遗留之田地。其制始于顺治元年(1644)。次年差御史一员巡视屯田。三年更定屯田官制:每卫设守备 一员兼管屯田,量设千总、把总分理卫事,裁原设指挥、副指挥,改卫军为
卫所屯田
卫所屯田的词语属性 拼音wi su tn tin拼音字母wei suo tun tian拼音首字母wstt 卫所屯田的百科含义 卫所屯田是元明清政府使用兵士垦种的田地,为军屯性质。元中统三年 (公元1262年) 始立左、右卫屯田,隶枢密院,其后陆续增立。各卫所军或七分屯种,三分防守; 或八分屯种,二
都司卫所
都司卫所的词语属性 拼音d s wi su拼音字母du si wei suo拼音首字母dsws 都司卫所的百科含义 都司卫所,明代的地方军事机构。在不设府﹑州﹑县地区也兼理民事﹐具有行政职能﹐为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组成部分。
卫所制度
卫所制度的词语属性 拼音wi su zh d拼音字母wei suo zhi du拼音首字母wszd 卫所制度的百科含义 卫所制度为明朝的最主要军事制度,为明太祖所创立,其构想来自于隋唐时代的府兵制。明代在与元朝及元末群雄争战期间,军队的来源,有诸将原有之兵,即所谓从征,有元兵及群雄兵归
卫所兵制
卫所兵制的词语属性 拼音wi su bng zh拼音字母wei suo bing zhi拼音首字母wsbz 卫所兵制的百科含义 卫所制度为明朝的最主要军事制度,为明太祖所创立,其构想来自于隋唐时代的府兵制。明代在与元朝及元末群雄争战期间,军队的来源,有诸将原有之兵,即所谓从征,有元兵及群雄
卫所
卫所的词语属性 拼音wi su拼音字母wei suo拼音首字母ws 卫所的词语解释卫所[ wi su ] 明代为加强军事力量,在京师和各地设立卫所。卫是卫指挥使司的简称,所指千户所和百户所。5 600人为一卫,1 120人为一千户所,112人为一百户所,由指挥使、千户、百户分别统率。明初洪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