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博望烧屯
东汉建安五年(200),曹操破袁绍,南下追击刘备。次年刘备投奔荆州牧刘表,屯兵新野(今属河南),归附者日众,为表所疑。七年,刘表使备北上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今河南方城西南)。刘备设计烧屯伪遁,惇等追之,裨将军李典以为备无故自退,必有伏兵,而南道窄狭,草木茂盛,
博望县
西汉元朔六年(前123)置博望侯国。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即此。元狩二年(前121)国除为县。治今河南方城县西南博望。汉魏属南阳郡,晋属南阳国。南朝宋永初后废。
开封博望高中
开封博望高中的词语属性 拼音ki fng b wng go zhng拼音字母kai feng bo wang gao zhong拼音首字母kfbwgz 开封博望高中的百科含义 兴办于2000年的开封市祥符区博望高中座落于开封市祥符区深圳大道北端,占地126亩,建筑面积39800平方米。学校现有53个教学班,在校生达4300人,
博望香菜
博望香菜的词语属性 拼音b wng xing ci拼音字母bo wang xiang cai拼音首字母bwxc 博望香菜的百科含义 博望香菜,是博望区民间特产之一,因产地博望,味道香美可口,故名。据传,腌制这种菜已有近百年历史,起源于该地农村。当地农民多在农历十月下旬普遍腌制,这种小菜存放时
博望故城
博望故城的词语属性 拼音b wng g chng拼音字母bo wang gu cheng拼音首字母bwgc 博望故城的百科含义 博望故城,位于河南省方城县西南30公里处,东西长1300米,南北宽400米,面积约52万平方米。博望城中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街,3条小河由北向南从东、中、西3处穿城而过。北负
博望高中
博望高中的词语属性 拼音b wng go zhng拼音字母bo wang gao zhong拼音首字母bwgz 博望高中的百科含义 兴办于2000年的开封市祥符区博望高中座落于开封市祥符区深圳大道北端,占地126亩,建筑面积39800平方米。学校现有53个教学班,在校生达4300人,教职工206人,专任教师148人
火烧博望坡
火烧博望坡的词语属性 拼音hu sho b wng p拼音字母huo shao bo wang po拼音首字母hsbwp 火烧博望坡的百科含义 博望坡之战,发生于汉献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博望坡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博望镇。为抵御刘备的北伐,曹操指派大将夏侯惇、于禁、李典于博望与刘备交战。刘
博望坡之战
博望坡之战的词语属性 拼音b wng p zh zhn拼音字母bo wang po zhi zhan拼音首字母bwpzz 博望坡之战的百科含义 博望坡之战,发生于汉献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博望坡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博望镇。为抵御刘备的北伐,曹操指派大将夏侯惇、于禁、李典于博望与刘备交战。刘
博望锅馈
博望锅馈的词语属性 拼音b wng gu ku拼音字母bo wang guo kui拼音首字母bwgk 博望锅馈的百科含义 博望锅馈是一道古老的特色小吃。三国的时候,诸葛亮初出茅庐,就留下了“博望用火攻,指挥如意谈笑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的佳话。这火烧博望一战,直杀得曹军死
彭博望
彭博望的词语属性 拼音png b wng拼音字母peng bo wang拼音首字母pbw 彭博望的百科含义 彭博望 (1922.11—1998.5) 湖南双峰人。 擅长中国画、漫画。 1954年开始从事美术活动。 湖南株洲南方动力机械公司美术干部。 作品有《考参归来 》、《通通吓倒》等。
博望烧屯
博望烧屯的词语属性 拼音b wng sho tn拼音字母bo wang shao tun拼音首字母bwst 博望烧屯的词语解释博望烧屯[ b wng sho tn ] 三国 时,刘备 依于 刘表,在 博望坡 与 夏侯惇 对敌,暗设伏兵,自烧屯伪遁,夏侯惇 追来中计,损兵十万,被称为 诸葛亮 初出茅庐第一功。事见《三
博望坡
博望坡的词语属性 拼音b wng p拼音字母bo wang po拼音首字母bwp 博望坡的百科含义 博望坡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西南30公里处,北负伏牛山,南面隐山,西倚白河,为伏牛山延伸于此的漫岗,地势险要,为古“襄汉隘道”之通衢,素为兵家必争之地。现为博望镇内。先后为侯国
博望园
博望园的词语属性 拼音b wng yun拼音字母bo wang yuan拼音首字母bwy 博望园的百科含义 博望园紧临长安街,距军博地铁站仅150米。30余条公交线在此通过,交通非常便捷。社区总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分住宅及商业两部分。
博望
博望的词语属性 拼音b wng拼音字母bo wang拼音首字母bw 博望的词语解释博望[ b wng ] 1.古山名。即今 安徽 当涂 西南 东梁山,与 和县 南 西梁山 隔江相对如门,故又称 天门山。历来为攻守要地。《文选陆倕<石阙铭>》:“乃假天闕於 牛头,託远图於 博望。”李善 注:“孝武
《乘槎博望》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乘槎”。谓奉使远行,立功边陲。宋 李昴英《水调歌头.题舫斋》词:“休羡乘槎博望,听洞箫赤壁,乐处是瀛州。”
《乘查博望》来历意思解释
同“乘槎博望”。查,同“槎”。清 冯煦《百字令.题黄豪伯印度辨方图》词:“倚剑空同,乘查博望,回首成陈迹。”
《博望寻河》来历意思解释
《汉书.张骞传》:“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乃封骞为博望侯。”《荆楚岁时记》:“武帝时,张骞使大夏寻河源,乘槎经月,而至一处,见城郭如州府,室内有一女织,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骞问曰:‘此是何处?’答曰:‘可
《张博望》来历意思解释
《史记.卫将军骠骑传》附《张骞》:“将军张骞,以使通大夏,还,为校尉。从大将军有功,封为博望侯。后三岁,为将军,出右北平,失期,当斩,赎为庶人。其后使通乌孙,为大行而卒。”西汉.张骞,成固人,建元二年奉武帝命出使大月氏,相约夹攻匈奴,中途被匈奴扣留,在外共
《博望烧屯》来历意思解释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使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博望,古县名,在今河南南阳市。东汉末,曹操派大将夏侯惇等进攻博望。先主刘备设下埋伏,把屯子烧掉,假装逃跑,夏侯惇等追击,为埋伏的兵士打败。元.王
《博望寻河》来历意思解释
《汉书.张骞传》:“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乃封骞为博望侯。”《荆楚岁时记》:“武帝时,张骞使大夏寻河源,乘槎经月,而至一处,见城郭如州府,室内有一女织,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骞问曰:‘此是何处?’答曰:‘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