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南京
曾国藩攻克南京后,为什么没有选择造反?
刘秀(东汉光武帝)还未称帝时,已有了称帝的实力,部属们不停地劝他称帝。刘秀就是不肯,当时各地军阀多如牛毛,谁称帝谁就是把火力主动引到自己身上来。有个叫耿纯的属下语重心长地对刘秀说:“兄弟们抛家舍业,冒着生命危险在枪林弹雨中奔驰而侥幸未死,为的就是攀龙附凤,
揭秘:陷入绝境的蒋介石为啥不死守南京?
面对人民解放军咄咄逼人的气势,虽然下野、但仍手握实权的蒋介石,幻想着凭借“不可逾越的天堑长江”,做起了南北分治的美梦。“梦想,总归是梦想。”岁的军事科学院百科研究部原副部长王辅一少将,当年是第三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唐亮的秘书。这位长期从事战史研究、著作等身的研
一条红南京
阿莲开了一家小超市,物美价廉,货真价实,生意一直挺不错。这天清早,门外走进来一个人,五十开外,戴着一副眼镜,手里还拿着一张清单。凭经验,阿莲就知道,这是一个大主顾,立刻迎上前去,热情地问:“大哥,想要点啥?” “眼镜”看了看她,淡淡地说:“二十条红南京香烟
1939 年“南京毒酒案”揭秘
1939年6月10日,为打击占领南京的侵华日军,国民党军统局组成一个行动小组,准备在日本驻南京总领事馆实施酒内投毒── “南京毒酒案”又名“金陵毒酒案”。抗日战争时期,为打击占领南京的侵华日军,1939年6月10日,在国民党军统局的策划下,由尚振声任组长、钱新民任指挥的
中共在南京谈判中所作的斗争与让步
继重庆谈判之后,1946年5月3日,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转赴南京,继续与国民党代表进行和平谈判。 1946年6月6日,蒋介石发表关于东北暂时停战的声明,期限为15日。为期15天的休战谈判中,国民党方面不断提出无理要求或出难题,企图使中共屈服或者宣告谈判破裂,让中共方面承担
南京国子监
官署名。明朝永乐元年(1403)于北京置国子监,原置于南京之国子监仍存。十八年定都北京,凡在南京的加“南京”字,称南京国子监。设祭酒一人,司业一人,监丞一人,典簿一人,博士三人,助教六人,学正五人,学录二人,典籍一人,掌馔一人,品秩俱与北京国子监同,嘉靖二十七年
南京尚宝司
官署名。明永乐十八年(1420)定都北京,于北京置尚宝司,原在南京的尚宝司官署仍存,加“南京”字,称南京尚宝司。但只设卿一人,其实无所掌。
南京守备太监
官名。明洪熙元年(1425)始置。为司礼监外差。初置一人,后增正、副二人,正德(1506—1521)、嘉靖(1522—1566)间多至四员。掌护卫留都、兼辖孝陵神宫监, 位在南京守备之上。宦官职名。明置,为司礼监外差,员额二人,掌护卫留都,号称“三千里外亲臣”。辖南京内府二十四衙门
南京转运使司
官署名。辽朝置。南面官,掌南京道漕米、盐铁等转运事。始置于圣宗开泰三年(1014)。亦称“燕京转运使司”。设转运使、知事、同知、副使、判官等职。官署名。辽置,亦称燕京转运使司,掌财赋转运之事,主官为南京转运使或燕京转运使,属南面京官。
南京交钞库
官署名。金朝置。掌货币出纳、流通、兑换等业务。设在南京(今河南开封)。长官为使、副使,秩正八品、正九品。下设攒典二人,掌记写账目,类会合同。库子八人,掌受纳钱数、辨验交钞、毁旧注簿历。
南京兵部
官署名。明永乐十八年(1420)定都北京,将兵部官属移往北京。明仁宗时于南京复置。设尚书一人、右侍郎一人。其属司务厅,司务一人,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四法吏司,各郎中一人,职方、车驾二司各员外郎一人,车驾司主事二人,其余三司各一人。所辖典牧所、会同馆和大胜关。宣
南京兵科给事中
官名。明永乐(1403—1424)时,迁都北京,于南京官置,一人,从七品,仍掌司言责,纠劾百官,稽察南京兵部之事。
南京兵马都总管
官名。辽朝置。南面官,南京兵马都总管府长官,多以南京留守兼任,以朝廷大员为之。
南京兵马都总管府
官署名。辽朝置。南面官,统领驻守南京各路兵马。兴宗重熙四年(1035),改为南京都元帅府。
南京行人司
官署名。明永乐十八年(1420)定都北京,于北京置行人司,原在南京之行人司官署仍存,加“南京”字,称南京行人司。只设右司副一人,从七品,无所职掌。
南京延津渡河桥官
官名。金朝置。都水监属官。设于南京延津渡,管理、检查桥、船、渡口事务。有南京延津渡河桥管勾、同管勾之名目。官名。金置,属都水监。掌桥船渡口,讥察过往行旅、收支本桥诸物等事。其中讥察之事属南京留守司管辖。
南京协同守备
官名。明朝掌管南京留守防护之事的官员。景泰三年(1452)始置,一人,以侯、伯、都督充任,领南京五军都督府之事,其治所设于中军都督府。
南京吏科给事中
官名。明朝永乐(1403—1424)时迁都北京,于南京官置,一人,从七品,仍掌司言责,纠劾百官,稽察南京吏部之事。
南京刑部
官署名。明永乐(1403—1424)迁都后,于南京留置。设尚书一人,右侍郎一人。所属,司务厅,司务一人,照磨一人。十三清吏司各郎中一人,浙江、江西、河南、陕西、广东五清吏司各员外郎一人,广东司主事二人,余十二司各一人。分掌南京诸司及公、侯、伯、五府、京卫所刑名之事。
南京光禄寺
官署名。明永乐十八年(1420)定都北京,将光禄寺官属移往北京,原在南京的光禄寺官署仍存,加“南京”字,称南京光禄寺。设卿一人,少卿一人,典簿一人,大官、珍羞、良酝、掌醢四署,各署正一人,署丞一人,品秩俱与北京之光禄寺同,但其实无所职掌。嘉靖(1522—1566)中,革良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