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北周
北周静帝
即宇文衍。北周皇帝。公元579—581年在位。后改名阐。宣帝长子。大成元年(579),继位为帝。大象二年(580)太上皇卒,隋国公杨坚擅政,次年逊位与杨坚,降为介国公。旋被杨坚所害。谥静皇帝。
北周文帝
即“宇文泰”。
北周武帝
即宇文邕。北周皇帝。公元560—578年在位。字祢罗突。宇文泰第四子。武成二年(560)即位,次年改元保定。宇文护以大冢宰、都督中外诸军事专擅朝权,肆行威福。天和七年(572)杀护亲政,改元建德。厉行改革,修富民之政,务强兵之术。六次下诏放免奴婢、杂户为民;三次诏减赋役。
北周宣帝
即宇文赟。北周皇帝。公元578—579年在位。字乾伯。武帝长子。宣政元年(578),以皇太子嗣位。诏制决狱科罪、州举秀才等凡九条。大成元年(579),置四辅官,以大司马隋国公杨坚为大后丞等,封皇子衍为鲁王。发山东诸州兵建洛阳宫,规模逾于汉、魏。二月,传位太子衍,改元大象,
北周明帝
即宇文毓。北周皇帝。公元557—560年在位。小名统万突。宇文泰长子。西魏大统十四年(548),封宁都郡公。恭帝三年(556),授大将军,镇陇右。次年,周孝闵帝为宇文护废杀,立为天王,权力为护所擅。三年即帝位,亲政,年号武成,大封宗室。武成二年(560),因进食中毒死。谥明皇
北周孝闵帝
即宇文觉。北周王朝创建者。公元557年在位。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南)人。字陁罗尼。宇文泰第三子。西魏恭帝三年(556),命为安定公世子。同年,泰卒,嗣位太师、大冢宰,寻代魏。次年正月,即天王位,国号周,称天王元年。深忌中山公、大司马宇文护擅权,遂与大臣李植、孙恒
北周
朝代名。北朝之一。西魏恭帝三年(556),宇文护迫恭帝禅位,次年正月,宇文觉称天王,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国号周,史称北周,又称后周、宇文周。统治区域大致与西魏同。武帝宇文邕建德六年(577)灭北齐,统一中国北方。静帝宇文衍(阐)大定元年(581)为隋所代。历五帝,凡二
北周律
北周法律。北周初沿用西魏大统式。后命廷尉卿赵肃、司宪大夫拓跋迪撰定周律,至武帝保定三年(563)三月制成,谓之《大律》。共二十五篇,定罪一千五百三十七条。该律不立十恶之目,而重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义、内乱之罪。其篇名为:刑名、法例、祀享(一作祠享)、朝会
北周武帝灭佛
北周武帝灭佛的词语属性 拼音bi zhu w d mi f拼音字母bei zhou wu di mie fu拼音首字母bzwdmf 北周武帝灭佛的百科含义 北周武帝灭佛,即建德毁佛,是三武灭佛之一,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武帝建德年间,在经过多次辩论之后,周武帝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下令在当时佛
北周宣帝
北周宣帝的词语属性 拼音bi zhu xun d拼音字母bei zhou xuan di拼音首字母bzxd 北周宣帝的百科含义 周宣帝宇文赟(559年-580年),字乾伯,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人,鲜卑族。北周第四位皇帝(578—579年在位)。周武帝宇文邕长子,母为帝太后李娥姿。生于同州,初封鲁
北周武帝
北周武帝的词语属性 拼音bi zhu w d拼音字母bei zhou wu di拼音首字母bzwd 北周武帝的百科含义 周武帝宇文邕(543年―578年6月21日),小字祢罗突,汉化的鲜卑族,祖籍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生于同州武乡(今陕西大荔)。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周孝闵帝宇文觉和周明帝宇
北周庄镇
北周庄镇的词语属性 拼音bi zhu zhung zhn拼音字母bei zhou zhuang zhen拼音首字母bzzz 北周庄镇的百科含义 北周庄镇是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下辖镇,位于山阴县境中北部。
北周律
北周律的词语属性 拼音bi zhu l拼音字母bei zhou lv拼音首字母bzl 北周律的百科含义 北周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周法律的总称,包括制诏、律、令、《刑书要制》和《刑经圣制》。563年(周武帝保定三年)颁布《大律》,共25篇1537条,分刑名、法例,祀享、朝会、婚姻、户禁、水火、
北周六典
北周六典的词语属性 拼音bi zhu li din拼音字母bei zhou liu dian拼音首字母bzld 北周六典的百科含义 《北周六典》,是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的图书。本书记述了南北朝时期北周的官制,资料宏富。举凡北周一代的典章故实几网罗贻尽,既是北周职官志,又起到《北周会要》的作用。
北周公主
北周公主的词语属性 拼音bi zhu gng zh拼音字母bei zhou gong zhu拼音首字母bzgz 北周公主的百科含义 《北周公主》是金十四创作的网络小说,发表于起点网。
北周
北周的词语属性 拼音bi zhu拼音字母bei zhou拼音首字母bz 北周的词语解释北周[ bi zhu ] 北朝之一,公元557—581,鲜卑人宇文觉所建。见〖南北朝〗。 北周的详细含义 朝代名。北朝之一。公元557年初宇文泰子宇文觉代西魏称帝,国号周,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史称北周,亦称后周
北周宣帝
【生卒】:559—580【介绍】: 即宇文赟。北周皇帝。代郡武川人,鲜卑族,字乾伯。武帝长子。为太子时,武帝约束甚严。既即位,即逞奢欲,起洛阳宫,常役四万人,言不及治政,且饰非拒谏,自公卿以下,皆被楚挞。在位一年,传太子,自称天元皇帝。
北周孝闵帝
【生卒】:542—557【介绍】: 即宇文觉。北周皇帝。代郡武川人,鲜卑族,字陁罗尼,宇文泰第三子。初封略阳郡公。西魏恭帝三年,宇文泰死,袭父爵,任太师、大冢宰,封周公。是年末,得堂兄宇文护之力,迫西魏恭帝禅位。次年正月,称天王,建国号曰周,史称北周。忌护专政,
北周文帝
【介绍】: 见宇文泰。
北周静帝
【生卒】:573—581【介绍】: 即宇文阐。初名衍,后改阐,北周皇帝。代郡武川人,鲜卑族。宣帝长子。宣帝传位于帝,在位二年,杨坚代周称帝,废帝为介公,北周亡。寻被杀。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