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郡光初功曹
隋代郡功曹名目之一。见“州迎西曹”。
郡光迎功曹
北齐郡功曹名目之一。见“州迎西曹”。
都尉功曹
官名,东汉置。都尉功曹,即都尉属下的功曹,此处的都尉,指郡都尉,太守的佐官,掌郡兵、防盗贼、主治安。都尉功曹掌考查、记录下属官吏的功劳。《后汉书张酺传》:“(王青)父隆,建武初为都尉功曹,青为小史,与父俱从都尉行县,道遇贼,隆以身卫全都尉,遂死于难。”
王府功曹参军事
官名。梁皇弟皇子府始置功曹史,陈沿置。北魏始于诸王府置功曹参军事,北齐皇子王府复设功曹史。隋诸王府与唐亲王府复设功曹参军事。唐制员额一人,秩正七品上,掌文官簿书、考课、陈设。
王府功曹史
官名。梁始于皇弟皇子府设功曹史,陈沿置。北齐王府亦置此职。参见“王府功曹参军事”。
州功曹书佐
州门下吏名。西汉司隶校尉的属吏有功曹书佐,佐助功曹从事主州选署及众事。三国蜀不置功曹从事,以功曹书佐为功曹的主管吏。《三国志蜀书李恢传》载:“先主领益州牧,以恢为功曹书佐。”魏无考。晋与南北朝及隋均改称西曹书佐(惟北周无考),为门下之职。惟北齐司州及隋诸州,
州军府功曹督护
官名。《隋书百官志上》记梁代庶姓持节府有功曹督护,不登一班。其地位与参军督护相似,似为设于阁内以司伺察之职者。参见“参军督护”。
州军府功曹史
官名。《金石萃编》一《宋宁州刺史爨龙颜碑》记南朝宋宁州龙骧府及镇蛮府各有“府功曹”一人,与功曹参军同置,显见功曹参军为分职诸曹,府功曹为閤内之职。然州吏有功曹,故军府功曹称“府功曹”,以与州职相区别。北魏诸将军府亦置“府功曹史”,见《魏书官氏志》所载太和二
门功曹书佐
官名。东汉司隶校尉所属佐吏,主选用吏人。官名,掌选用,属司隶校尉。见《后汉书百官志》。
门下功曹
官名,汉置,为郡国佐吏,为曹掾史之一。《后汉书百官五州郡》:“皆置诸曹掾史。本注曰:诸曹略如公府曹,无东西曹。有功曹史,主选署功劳。”《后汉书舆服上》:“公卿以下至县三百石长导从,置门下五吏,贼曹、督盗贼、功曹,皆带剑,三车导;主簿、主记,两车为从。”魏晋
功曹司功参军事
官名。唐朝设此官。《新唐书百官四下西都》:“功曹司功参军事,掌考课、假使、祭祀、礼乐、学校、表疏、书启、禄食、祥异、医药、卜筮、陈设、丧葬。”
功曹书佐主簿
官名,东汉末年刘备置。掌功曹之簿录书记等。《三国志蜀书李恢传》:“成都既定,先主领益州牧,以恢为功曹书佐主簿。”参看“功曹”、“功曹书佐”、“主簿”条。
功曹令史
官名,汉置为大司马属官,掌选署功劳等。《后汉书王霸传》:“及光武为大司马,以霸为功曹令史,从度河北。”
公府功曹
公府诸曹之一。南齐公府置功曹,即东汉太尉府所属西曹之职,主府吏署用事。设功曹参军以主之。北魏北齐三师、二大、三公府及北周大丞相府、都督中外诸军事府亦置功曹参军。
州军府功曹参军
官名。《书钞》六九引孙绰所作《功曹参军驳事笺》说:“纲纪居管辖之任,以纠司外内,驳议弹劾,诚无所拘。然所以献可替否,扶直绳违也。”此处所述纲纪之任,虽非专指军府而言,然可知军府功曹之职亦在于纠驳献替。南朝宋宁州军府及蛮府均置功曹参军,见《宋宁州刺史爨龙颜碑
郡功曹
官署名。汉代指郡府所置功曹。其主者由功曹史(掾),也省称功曹,秩百石,总揆众务,职统诸曹,又握群吏升迁黜免之权,在郡守自辟属吏中地位最为尊显。魏、晋、南北朝因之。参见“功曹”。
功曹
①官署名。汉代始设,为地方官府职事机构。职掌选举,兼参诸曹事务。主其事者,司隶校尉府称功曹从事,州府称治中从事,郡称功曹,县称功曹掾。南朝宋以后,北魏为将军府诸曹之一,长官为参军事。隋唐王府、州,唐三都、都督府所属七曹之一。主要掌管文官簿书、考课、假使、陈
军功曹
官名。汉制,郡置功曹掌人事,并得闻郡中政务,在诸曹之上。十六国时汉主刘渊授石勒安东大将军、开府,始置军功曹。
门功曹书佐
见“功曹书佐”。
功曹参军
即“功曹参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