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制钱
总制钱
南宋向地方征调的若干项财赋和杂税之总称。绍兴五年(1135),参知政事孟庾提领措置财用,设总制司,奏请令州军再增收头子钱,又先次拘收耆户长雇钱、抵当四分息钱、转运司移用钱、勘合朱墨钱、常平司七分钱、人户合零就整二税钱、免役一分宽剩钱、官户不减半民户增三分役钱、常
经制钱
北宋末至南宋向地方征调的若干项财赋和杂税之总称。宣和三年(1121),用度不足,陈遘奏请卖酒卖糟增价、官私出纳增收头子钱等,分十数项,州军别立帐收管,供朝廷调用,合称经制钱。先行之于东南七路,后推行于河北、京东西路。靖康元年(1126)罢。建炎二年(1128)诏复收钞旁定帖
制钱
明清官铸铜币。明初尚无此名。后渐出现,专指本朝官铸之铜钱,如洪武通宝、嘉靖通宝等;而称以前历朝之铜钱为旧钱,如唐开元通宝等。时重制钱,其值一般高于旧钱。清沿此称,指官局所铸之铜钱。因其形式、重量、成分、文字皆有定制,故名。
总制钱
总制钱的词语属性 拼音zng zh qin拼音字母zong zhi qian拼音首字母zzq 总制钱的词语解释总制钱[ zng zh qin ] 宋 代附加税之一种。宣和 中,军政费支出浩繁,总揽东南地区财赋的发运兼经制使,建议增收卖酒钱、印契钱、头子钱等以充经费。因系经制使建议,故称“经制钱”。后
经总制钱
经总制钱的词语属性 拼音jng zng zh qin拼音字母jing zong zhi qian拼音首字母jzzq 经总制钱的词语解释经总制钱[ jng zng zh qin ] “经制钱”和“总制钱”的并称,宋 代的附加杂税。前者始于 北宋 宣和 年间,陈遘 以发运使兼经制使督理东南地区财赋,加征卖酒、典卖田宅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