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农工商
农工商部右丞
参见“农工商部左丞”。
农工商部右侍郎
见“农工商部左侍郎”。
农工商部
官署名。清末新设中央机构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商部、工部等合并而成。掌全国农工商政并森林、水产、河防、水利、商标、专利诸事。置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左、右丞,左、右参议均各一人。下设农务、工务、商务、庶务四司并承值所、统计处。置郎中十二人,员外郎十六人
农工商总局
官署名。清光绪二十四年(1899)设,掌理农工商政务。寻省。三十二年成立农工商部。
农工商大臣
官名。清末农工商部长官。宣统三年(1911)改农工商部尚书设。并作为国务大臣。一人,从一品,特简。掌理本部事务,参加阁议。官名。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改农工商部尚书为农工商大臣,员额一人。见“农工商部”。
农工商部侍郎
官名。清末置,左右侍郎各一人,为农工商部副长官。见“农工商部”。
农工商部统计处
清末农工商部内部机构。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九月设,将部内要政分为农工商三大纲,酌定子目,详细胪列,按期咨报,以备编纂统计年鉴之用。
农工商副大臣
官名。清末农工商部副长官。宣统三年(1911)改农工商部左侍郎设。一人,正二品,特简。佐大臣总理部务。官名。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改农工商部侍郎为农工商副大臣,员额一人。见“农工商部”。
农工商部庶务司郎中
官名。清末农工商部属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定额三人,正五品,奏补。掌本司事务。
农工商部左参议
官名。清末农工商部属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左、右各一人,正四品,简任。职掌辅佐堂官,综核各司事务,并得派赴各省考查农工商务。
农工商部左侍郎
官名。清末农工商部副长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左、右各一人,正二品,特简。掌赞尚书整理部务,并监督本部厅司各官。尚书有事故时,代行其职权。宣统三年(1911)改为副大臣,右侍郎省。
农工商部尚书
官名。清末农工商部长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一人,从一品,特简。掌理本部事务,监督所属各官。宣统三年(1911)改为农工商大臣。官名。清末置,员额一人,为农工商部长官。见“农工商部”。
农工商部左丞
官名。清末农工商部属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左、右各一人,正三品,简任。掌辅佐堂官,综核各司事务,并得派赴各省考查农工商务。
农工商部庶务司
官署名。清末农工商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商部会计司设。掌本部收支款项、报销经费与各司员缺升迁调补、承领俸银俸米事,以及各项杂务。置郎中三人,员外郎四人,主事六人。官署名。清末置,属农工商部。掌收支款项,报销经费,各司员缺升迁调补,承办署中各项杂务
农工商部右参议
参见“农工商部左参议”。
农工商部大臣
官名,清朝末年置,掌主农工商政令,专司推演实业,以厚民生。副大臣贰之。属官有左右丞、左右参议各一人,郎中十二人,员外郎十六人,主事十八人,艺师、艺士各二人。见《清史稿职官六》,参看“农工商部”条。
农工商部
官署名。清末新设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以商部、工部等合并而设,掌全国农工商政并森林、水产、河防、水利、商标、专利诸事。设尚书一人为长官,从一品,特简。左、右侍郎各一人,为副长官,正二品,特简。左、右丞各一人,正三品,简任。左、右参议各一人,正四品,简任。
福建农工商官报
杂志名。清宣统二年(1910)正月在福州创刊。月刊。福建农工商局主办,何琇先等编撰。以刊载章奏、文牍为主,兼及论说、译丛。
农工商超市
农工商超市的词语属性 拼音nng gng shng cho sh拼音字母nong gong shang chao shi拼音首字母ngscs 农工商超市的百科含义 农工商超市简称农工商(NGS),是一家大型连锁超市。集团总部位于上海,一共拥有3万员工,在全国连锁企业30强中排名第八位,曾荣获“上海品牌”企业的殊
农工商部
农工商部的词语属性 拼音nng gng shng b拼音字母nong gong shang bu拼音首字母ngsb 农工商部的百科含义 农工商部,清代官署名,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商部、工部等合并而成,是清朝末年新设的中央机构之一。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