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州军府仓曹参军
官名。《宋书百官志上》记公府仓曹职掌仓谷事,州军府仓曹所掌应同。军府仓曹参军始见于南朝宋,《宋书沈攸之传》记攸之为征西将军、都督荆州刺史,其所属有仓曹参军。南齐都督府除仓曹参军之外,府佐史又有仓曹掾,见《南齐书百官志》。北魏州军府亦置户曹参军,如房士达曾为
州军府户曹参军
官名。《宋书百官志上》记公府户曹主民户、祠祀、农桑事,州军府户曹所掌应同。此职始见于东晋,《晋书习凿齿传》记凿齿为桓温荆州别驾,忤旨,左迁户曹参军,出为衡阳太守。南朝宋有豫州征西府户曹参军,见《宋书鲁爽传》。南齐都督府除户曹参军之外,府佐史又有户曹属,见南
州军府功曹参军
官名。《书钞》六九引孙绰所作《功曹参军驳事笺》说:“纲纪居管辖之任,以纠司外内,驳议弹劾,诚无所拘。然所以献可替否,扶直绳违也。”此处所述纲纪之任,虽非专指军府而言,然可知军府功曹之职亦在于纠驳献替。南朝宋宁州军府及蛮府均置功曹参军,见《宋宁州刺史爨龙颜碑
州军府记室参军
官名。《书钞》六九引千宝《司徒仪》说:“记室之职,凡掌文墨章表启奏,吊贺之礼则题署也。”晋始置州军府记室参军,《晋书葛洪传》记其兄子望为广州刺史邓岳的记室参军。《宋书百官志》说:“监以下不置咨议、记室。”是州的军府加“都督”者均置记室参军。梁代此职常以他职
州军府录事参军
官名。《书钞》六九引干宝《司徒仪》说:“录事之职,掌总录诸曹,管其文案。”州军府录事参军之职,始见于晋,南北朝均沿置。《晋书韩延之传》记延之在安帝时由荆州治中转荆州平西府录事参军。南朝宋州军府录事参军见《宋宁州刺史爨龙颜碑》,南齐有雍州平北府录事参军,见《
州军府咨议参军
官名。《宋书百官志上》说,咨议之名,始于晋元帝为镇东大将军及丞相时,职“主讽议事。”《晋书陶侃传》记侃为都督荆州刺史,佐官有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咨议参军。此为州刺史军府咨议参军之始见者。南朝诸州督府均置此职,无一定职掌,而地位甚高,故常兼领录事之职,
州军府司马
官名。西晋末年,司隶校尉与诸州并置司马,掌军事,与长史同为州军府的上佐,其地位略次于长史。长史多带州治所的郡太守,司马也常带大郡太守。然在南北朝军事繁兴时期,守御重任,职在司马,长史反不重要,常有超越长史带首郡太守及代府主行府州事者,南朝与北朝均有其例。至
州军府长史
官名。汉代将军所属有长史。《三国志魏书袁绍传》记韩馥为冀州牧,以耿武为长史,是汉末至三国魏,州亦已有长史。至晋代,州刺史带将军者,其军府之制渐次形成,长史为州军府的上佐,掌理军府政务,多带州治所的郡太守,且常代府主行州府事。若王子年幼出蕃,则一州的军民行政
州军府
官署名。汉代州部僚佐仅有别驾、治中及诸曹从事一系,均由长官辟除。汉末、三国时期,以地方军事频仍,刺史加将军领兵者,则加置长史、司马。魏及西晋,朝廷有时派员参赞领兵刺史的军事,然尚未成为定制,军府僚佐亦未自成系统。东晋以后,军府始逐渐形成。其时除单车刺史仅置
参军府
官署名。明洪武三年(1370)于诸王府置。与王相府、王傅府同为诸王府官属。置参军一人,正五品;录事二人,正七品;纪善一人,正七品。九年,改长史司。
护军府
官署名。(1)中护军、护军将军府署。见“中护军”、“护军将军”。(2)隋唐之交,唐秦王、齐王府置,各设左、右六府。左一、右一护军府各置护军一人,正四品下,掌率统军以下侍卫陪从;副护军二人,从四品下,长史、录事参军各一人,统军各五人,别将各十人,分领亲、勋卫及外军
领军府
官署名。即领军将军(中领军)官府。北齐时置府,以领军将军或中领军一员为长官,掌禁卫宫掖,主朱华阁外禁卫官;舆驾出入时,督摄仗卫。设长史、司马等掌府务。又领左右卫、领左右等府。北齐天保中置领军大将军,位在领军将军上。北齐武平二年(571),罢京畿大都督府,将其职权并
军府
①春秋时晋国储藏军械的府署。②地方长官带将军号,统兵、开府置属官之谓。魏晋以来,由于战事频繁,各地设有军府,总理军务,其名称常依统兵将领所带军号,如骠骑,车骑,抚军,前、后军及杂号将军等不同而不同。初,军府与州郡并立,实行军民分治。东晋、南北朝时,军府渐取
左三护军府
官署名。唐初秦王、齐王府六护军府之一,职掌、设官同左二护军府。
左二护军府
官署名。唐初秦王、齐王府六护军府之一,掌侍卫陪从。置护军一人、副护军二人,长史、录事及仓、兵、铠曹参军各一人,统军二员、别将四员,分别掌领亲、勋卫及外军。
左一护军府
官署名。唐初秦王、齐王府六护军府之一,掌侍卫陪从。置护军一人、副护军二人,长史、录事及仓、兵、铠曹参军各一人,统军五员、别将十员,分别掌领亲、勋卫及外军。
左领军府
官署名。隋代置,与右领军府同掌十二军帐籍、差科、辞讼之事。不置将军,唯有长史、司马、掾属、录事及功、仓、户、骑、兵曹参军,法、铠二曹行参军等员。又置明法,隶于法司,掌律令轻重。大业三年(607)改置为左屯卫,为十二卫之一。
右领军府
官署名。隋置,与左领军府同掌十二军帐籍、差科、辞讼之事。不置将军,唯有长史、司马、掾属、录事及功、仓、户、骑、兵曹参军,法、铠二曹行参军等员。又置明法,隶于法司,掌律令轻重。大业三年(607)改置右屯卫,为十二卫之一。
右三护军府
官署名。唐初秦王、齐王府所置六护军府之一。职掌、设官同右二护军府。
右二护军府
官署名。唐初秦王、齐王府所置六护军府之一。掌侍卫陪从,置护军一人、副护军二人,长史、录事及仓、兵、铠曹参军各一人;统军二人、别将四人,分别掌领亲、勋卫及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