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军器坊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掌制造兵器,为八坊之一。置坊使、副使等职。军器制造机构。辽始置,属北面坊官。以军器坊使、副使为正副主官。下设军器坊详稳司,其官有军器坊详稳、军器坊都监。
军器衣甲库
官署名。北宋卫尉寺置,掌收储军器衣甲。官库名。见“内弓箭库”。
军器什物库
官署名。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卫尉寺置,掌收贮军器什物,按籍颁发。官库名。宋代卫尉寺所属,掌收藏军器什物,按簿籍颁发。
军器少监
官名。唐玄宗开元(713—741)中始置,正五品上,为军器监副长官,后省。宋初仅存空名,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始用为军器监副长官。哲宗元祐(1086—1094)中,定从六品。南宋初省,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复置,孝宗隆兴元年(1163)又省,乾道五年(1169)再置。金朝为从六品。官名
军器丞
即“军器监丞”。
军器库
官署名。掌保管军械。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置北京军器库,二十五年废。北宋置军器什物库,简称军器库。金朝置,掌甲胄兵仗,设使、副使领之。元世祖至元五年(1268)亦置,掌随路军器,设提点、大使、副使,十年改利器库。官库名。金大定五年(公元1165年)置,至宁元年(公元121
军器人匠提举司
官署名。元朝隶武备寺,掌制造兵器,分设于大同、平阳、保定、真定、上都、辽河、蔚州、宣德、东平、大宁等路,按所统工匠人数定秩,从五品、正从六品不等。置达鲁花赤、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
军器弓枪库
官署名。北宋置,掌藏兵器,隶卫尉寺。官库名。见“内弓箭库”。
军器人匠局
官署名。元朝隶武备寺,掌兵器制造,品秩低于军器人匠提举司,正、从七品不等,或称军器局。置局使、副使各一员,或置院长一员。少数局于局使上增置达鲁花赤一员。分设于太原、怀孟、汴梁、彰德、大名、奉圣州、归德、汝宁、陈州、许州、咸平、隆兴、平滦等地。
布政使司军器局
官署名。明置,掌造军器。主官有大使一人,秩从九品;副使一人佐之。
军器大监、副监
官名。北周置。《周书武帝纪》:“建德四年(公元575年)春正月,初置营军器监。”以军器大监与军器副监为正副长官,掌兵器的制作。任军器大监者,见《北周六典》引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天和二年(公元567年)拜大司马,仍理小冢宰,营室殿军器大监。”任军器副监者见
提辖军器所
官名。南宋置,为军器所属官。初设六员,后改二员。
提举制造御前军器所
见“御前军器所”。
判军器监
官名。北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置,以侍从官充任,总领军器之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军器监复以监为长官,遂罢。
御前军器所
官署名。北宋末年置,掌以御前法式制造兵器,设提举官领之。南宋初沿置,设提举制造御前军器所一人,提点二人,下设提辖官、干办官、监造官、受给官、监门官等。辖东西作坊工匠五千人。绍兴五年(1135),令隶工部,罢提举官,由工部郎官、军器监官轮日赴所点检监视。十一年,复
军器库使
官名。唐始置,为内诸司使之一。宋属东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用为医官迁转之阶。咸平元年(998)定同六品,元丰改制降为正七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医官官阶,改和安、成和、成安、成全大夫。金为军器库长官,正八品。元改利器库大使。
军器使
使职名。唐前期军器监掌兵器制造,或废,则置军器使领其职。开元初,复置军器使,三年(715)更使为监。乾元元年(758)又废监为使。有大使一人,副使二员,判官二员,以宦官领之。后相沿不改。
军器库
官署名。唐开元十二年(724)置北都(今山西太原)军器库,保管军械,二十五年废。北宋置军器什物库,简称军器库,掌贮军器什物,按籍颁发。元丰改制,隶卫尉寺。金置为军器监下属机构,掌甲胄兵仗,设使、副使领之。元世祖至元五年(1268)亦置,掌随路军器,设提点、大使、副使。
军器局
官署名。又称军器人匠局。元代武备寺所属机构。品秩低于军器人匠提举司,分设于太原、怀孟、汴梁、彰德、大名、奉圣州、归德、汝宁、陈州、许州、咸平、隆兴、平滦等地。置局使、副使各一人,或置院长一人,亦或于局使之上增设达鲁花赤一人。明代工部和各布政使司皆置,掌造戟
军器坊
官署名。辽北面坊官,为八坊之一,掌造兵器。置坊使、副使,以主其事。领详稳司,司置详稳、都监等职。